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卢沟桥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連城師範在連城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吳祖猷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连城师范 卢沟桥事变 抗日

    連城師範誕生於一九三七年八月,結束於一九四六年一月,前後換了二任校長、四次軍訓教官,搬遷過四個地方。八年來,連師爲閩西各縣小學輸送了近二千名小教師資。爲閩西,特別是爲連城的教育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勛。一九三七年七月,蘆溝橋事變爆發,揭開全面抗戰的序幕。此時民族矛盾,超過階級矛盾,大敵當前,全國廣大城鄉,軍民人等,無不以抗戰大業爲重,在一致對外的口號下團結起來。人們知道:要抵禦外侮,當走富國強兵之道;要富國強兵,必須組織群眾,訓練群眾和武裝群眾。它的每一個環節...

  • 文章母親的傷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卢沟桥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二〇〇三年秋天,有机会一偿宿愿、来到卢沟桥。本来只想写下一点感觉,鉴于「七、七卢沟桥事变」已经过了近七十年,现代人对它日渐疏淡,虽然一向不主张累赘,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次倒不厌多写几行来介绍它。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横跨在河北省的永定河上。古时永定河叫漯水,它流经北京西山的卢师山,所以叫做「卢沟」。还有从前京师人把黑浑色叫做卢,由于河水浑浊,就叫这河做「卢沟」。卢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廿九年(一一八九年),竣工于金章宗明昌三年(一一九二年),距今已有八百

  • 文章新洪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新洪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新洪诗作 卢沟桥事变 清明会

    蘆溝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蘆溝曉月夜消沉,猶憶當年血戰聲。食肉生番伸鐵爪,病夫奮起衛國門!大伊山清明會大伊山域清明會,萬客充盈壯且偉。鹽水橋前街巷望,人頭如卵浪涌推。兩邊攤販叫聲高,四面琳瑯誘爾回。興致滿懷輕甩鈔,買得奇貨笑顏飛。登山登山貪看無邊景,曠怡心神百病醫。遠矚難穿天涯處,近瞻應笑畫欄低。風流之侶聚峰巔,各攝情懷留俏姿。山水不監方爲撼,人生幾度少年時?

  • 文章竹院談叢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馮著唐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赵州桥 中国地方文献学会 学者论述 卢沟桥 乡情

    浅水与草丛,大有荒凉之感。然而论匠心之巧,工技之精,与夫造形之美,依我看来,那却是全园中最突出的一项杰作。桥面上要拾级而升想见其坡度之陡峭,桥下则为足有四丈直径的半圆大弧石拱,远望水影犹如一个精圆大月洞,桥上两面有白玉雕栏,驼峯而突起,衬托着周围的荒僻寂寥,更见其晶莹瑰丽,其价値之崇高是在建筑之技巧与美术之造形,固非一般修桥舖路之属耳。五、波澜壮濶的卢沟桥(注:卢沟桥)永定河(即桑干河,河北省五大河之一)古称无定河,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应即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国学基础 抗日救国联合会 卢沟桥事变 师资 往事回忆

    江西省會南昌市,近郊約十餘公里的一個小市鎭,新建縣屬生米街,就是我的故鄕,父親出生地,在街後進士第祖宅,是我晉陽唐氏,墩二房發祥地,出生時,先曾祖父銘孫公,還健在,甫自故都北平,吿老還鄕,端午節前夕,欣喜得孫,取名爲子安,具有冀能平安長大,克紹祖業的含義,年六歲,敎認方塊字,讀三字經,昔時賢文,幼學故事瓊林,小學集註等書,曾祖父逝世後,先祖父英介公,原想送入縣立第三小學就讀,先祖母胡太夫人,認爲學校人數衆多,更慮上體育課,易受傷害,放心不下,堅持請本鎭清...

  • 文章立法委員程滄波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3期  出版时间:1990-09-05
    关键字: 程沧波 新闻事业 忠孝医院 《沧波文存》 卢沟桥事件

    先生諱中行,字滄波,以字行,籍江蘇之武進,生於淸光緖二十九年(民前九年)。故里冠英高等小學卒業,遵其尊人景祥公命拜同邑名進士錢名山之門。先生年最幼,好學强記,穎悟冠同窗,國學基礎於焉奠定。嗣就讀南洋中學及聖約翰大學,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成績輒列前茅。在學期間,卽從事編譯與政論著述,爲陳公布雷所賞識,大學畢業,獲薦爲時事新報主筆,是其從事新聞之始。民十留英深造於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抗戰時再度赴英,對英國政黨政治有更深刻硏究。先生之於新聞事業;民廿一奉委員...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