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冤案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蔣漢臣陰魂大閙學前街(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3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蒋汉臣 阴魂 学前街 犯罪 冤案

    正本必先淸源,在種種主要問題解決後,犯罪事件自會沒有。試看:在金門、馬祖、花蓮、臺東、澎湖等物質享受正常,生活發展平衡的社會裏,雖不能說絕對沒有犯罪情事,但比較總是少見。我並不是說治亂世不應用重典,而是說應該看他的性質如何。走筆至此,憶及有某女立法委員亦曾提出與筆者同一主張,應該從根本上消弭犯罪,而亦應予罪犯有一自新的機會。記得吾邑蔣漢臣的案子,約在民國二十四年間,他當時就讀某私立中學,家庭和學校都不加以嚴格管敎,爲歹友所嬲,參加了一件綁票案,照理說,他...

  • 文章(專載)山東同鄉會平反澎湖冤獄案暨要求發還員林實中眞相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盛士畊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学生冤案 联名提请议案 冤案平反 平反准备事项 澎湖防卫部子弟学校 学校接管 冤案影件

    报此一冤狱,并呈「上总裁报告」一份,蒋公批交总统府参军张公度中将调查;本会常务监事原山东省议长裴呜宇先生曾致函张参军并附送证明二十六件。惜未得具体答复。至四十三年五月,本会理事长原山东省主席秦德纯、暨常务监事裴呜宇(当时均为国大代表)烟台国大代表张敬塘等多人联名将冤案提请国民大会讨论,当时行政院长陈诚急召提案人:谈、秦、裴、张、张子安(崔唯吾夫人)五位代表至官邸当面答允办理,惟不可提案在大会讨论,恐影响美援,行政院乃以台四十三(川)二八〇九号令国防部办理

  • 文章張敏之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張筠山  出版时间:1989-12-20
    关键字: 张敏之 生平事迹 澎湖冤案

    君民國前四年一月二十五日生於山東之牟平,家本寒素,父兄皆經商。父道平公,母劉太夫人均壽逾九十。道平公先太夫人卒。民國前四年——民國十六年。君自幼深得父母寵愛,上有一兄,名盛之,長君三歲;因經商,未能多讀書,以是父母對君決特加培植。由於家境不甚富裕,君自幼養成儉樸習慣,不愛華美衣著。當十許歲時,惟每逢新年,始更換新衣。民國十二年,十六歲,入先志中學。當時一般學校,尙無穿制服的規定;君常年均穿一襲褪色藍衫,裏邊依氣候的冷暖而增減,足著母親手製的布鞋。其另一特...

  • 文章續貂「烟台聯中滄桑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郇彬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烟台联中沧桑录》 澎湖冤案 师长回忆

    煙臺聯中在澎湖那段時間,正如十七世紀德國詩人HOLDERLIN在他那“THE RETURN OF THE GODS.”中所說的:「我們正處於逝去上帝和尙未出現上帝之間的黑暗深淵裏。」

  • 文章善惡之報的又一明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6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瑞淸 《蒋汉臣阴魂大閙学前街》 乙种特考 冤案 善恶之报

    本刊第八十三期刊載拙作「蔣漢臣陰魂大閙學前街」一文後,頃接在該文中述及被人栽臟陷害寃死老人的次子來信,說明他父親名「瑞淸」,在無錫西門外西直街開設「馮順昌雜貨店」,被捕時依稀記得是在店中。現在看了筆者所撰此文,爲其父親把寃情大白於世,眞是歿存均感!他那時還不過五、六歲,渾渾噩噩的一個小孩子,不知家中出了什麼事。他於三十八年遵奉母命隨軍來臺,由二等兵晉陞至少校退役。六十四年考取特種乙等考試,分發就職,現已成家立業,家庭生活十分美滿云云。筆者深深爲他祝福,除...

  • 文章鄉先輩李鴻文傳略及其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李鸿文 平反冤案 阻拦山炮 《前尘回忆吟草》 民国政绩

    平反冤案,可获得保,而原审官依法必予革职;本案原审赵州,适为朝贵至亲,密嘱臬司勿予报部,可由本省酌予奖励。先生虽未得升官,然全活六人,心中殊引以自慰。未几,即署任邱县知县。民国二年,调署静海县知事。适値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我国宣布中立,因日人围攻青岛,遂将直鲁等省划为严守中立区域,静海地当津浦路,与运河水陆要道,先生于奉令后,即召集官警,谕以守中立之意义。嗣有德人,以木船十余艘,装载大木箱多件,路过独留鎭,警佐拦阻,欲启视,置之不理,即电县署请示。先生闻知,即驰赴

  • 文章(壹、滄海憶往)追念鄒故校長鑑公的一段歷史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曲立昻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从事抗日救国地下工作 流亡冤案 议会据证平冤 遗稿忆父

    后辈感念敬佩。不晓得他们是否曾留下任何记录?他们的后辈现在状况如何?也都无从了解。其中最使我们难过的是邹鉴校长,在抗战时期,他是中国国民党山东省烟台市党部书记长,我父亲及很多抗日的同志,都是在他的协调领导下,从事抗日救国的地下工作。民国三十八年,张敏之与邹鉴两位校长确因澎湖「山东流亡学校烟台联合中学匪谍」冤案(又称:「澎湖七一三事件」),被政府军法机关处以极刑。这件冤案的经过,有关报导及档案资料陆续公开的很多。现仅依据王鼎钧先生所著《匪谍是怎样做成的》一文

  • 文章漫談豫章文化與王氏族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滕王阁 三王名著 王仲舒 王季友 王锡侯 文字狱冤案 传统文化新时代

    修强、洪顺、嘉焜、小连、少华、登武和王文等,往丰城镇山白土村寻根,在季友公祠拜谒,并赋七律「大唐才子季友祖,殿试华章夺魁首;英名缘何漏史籍,百姓争颂状元公。江海回潮叶落根,敬宗睦族血缘连:云岭故里季友公,豫章王氏二世祖。」清代兴文字狱,王锡侯所受文子狱冤案最为悲壮。王锡侯,字韩伯,宜丰棠浦乡汁溪西滨村人,豫章王氏后裔,是豫章王氏名人中悲剧式的文化人物,体现了为真理而献身的人文精神。王锡侯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24岁中举,以后屡试不第,潜心著述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