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人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議周西成之得人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兆杰  出版时间:1995-01-20
    关键字: 周西成 贵州近代史 人物评价 军人

    周西成在貴州近現代史上,佔有不可磨滅的一頁。記述他生平和事蹟的文章,多年來屢見不尟。對其二十年代治黔近三年的事蹟,有褒有貶,似乎是一位尙有爭議的人物。竊以爲對一個人,特別是對一位政治人物蓋棺論定之評論,必須是辯證的、歷史的、客觀的、公正的、實事求是的予以評定。否則失之偏頗,將貽後人以難解之謎。周西成名世傑號繼斌,貴州桐梓縣人。在二十年代我國各省區率多軍閥割據,各自爲政,國家不統一,國民遭禍害。僻處西南,封建閉塞的貴州亦不例外。當周西成取得貴州政權尙不滿三...

  • 文章贵州怪军人周西成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健群 尚賓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周西成 贵州军人 人物事略

    说法不一,所以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何谓「花梨枪?」乡长您明白吗?要是乡长您也搞不清楚?那咱们不妨来个胡猜乱测:按军队用的制式武器多以口径命名,如七五牛耳砲、八二迫击砲、一五五加侬砲等。所谓「七九」花梨枪者,是由汉阳兵工厂所生产,口径不到一公分(零点七九),有效射程两三百码,性能不输于日造「三八式」步枪,简称「七九」步枪。该枪造型窈美、轻便,适合东方人使用,文学素养不错的贵州军人,给它取了个斯文典雅的名字「花梨「来鼓励士气,来装点成一只整齐威武能征善战的部队。[2

  • 文章韓漢英文才武略 儒將風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韩汉英 军人 人物生平 儒家情怀

    将军,乃一身历风霜,坚忍卓绝,愈挫愈强之典型军人。于文才武略,治学修为,陶镕有素,洵具儒将风范,向有「虎将」雅号。然领军练兵,严而不苛,宅心仁厚,以德服人,精神感召,身教言教为要,实是难得的军事教育家。其立身行世,耿耿介直,守正不阿,淡泊明性,悉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古训,用能「任劳、任怨、任谤」,以「成功不必在我」而自慰。是潜德幽光,足以激励来者,见贤思齐,效习典范矣。韩汉英将军,毕生戎马,严守分际,廉洁自持,两袖清风,平淡自怡。幸赖夫人胡韵娴

  • 文章孫中山先生於太原演講(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太原演讲 共和国体 军人责任 国防发展

    九月二十六日)。军人的责任即在国防民国元年(一九一二)九月二十日在山西军界欢迎会演讲去岁革命成功,全赖军人之力,方今维持民国,亦须赖我军人军人的责任即在国防一方面,因二十世纪立国于地球上者,群雄争逐,未能至于大同时代,非兵力强盛不能立国。因是立国之根本,即在军人。今幸与山西军界同人相见一堂,愿与诸君研究现在列强之大势。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军人既负国防责任,对外责任即不能不研究。外国之大势,英、德、俄、美虽强,势力尚未能完全及于东方,其与我国国境

  • 文章何企博夫人賀文翹女士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贺文翘 干部学校 军人 结婚生子 因病去世

    賀文翹女士原籍南京巿人,系出名門,世代書香,二十九年南京私立類思小學畢業,聰穎好學,升入復興中學初中,三十八年高中部畢業,鑒於國難方殷,投筆從戎,考入國防部女青年工作隊第一期受訓,三十九年國防部政治幹部學校附設女青年幹部訓練班第一期畢業,初任國防部女青年工作大隊第二隊少尉隊員,工作勤奮績效優良,升任中尉及上尉隊員,四十五年革命實踐研究院第六期結業,調升國防部總政治部第二處上尉組訓官,嗣任國軍學術研究會組訓官及陸軍總司令部陸軍出版社少校組訓官,迨六十年十月...

  • 文章哀永曜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王執中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与世长辞 因病住院 中风 教育工作 军人 渡江战役

    海天萬里,家國亂離,瀛島避秦,倏忽卅有八寒暑,在此期間,我兄弟三人,長曰永昆,次即永明(執中)三是永曜(志明),各以生活奔波,聚少離多,實無可奈何之事也。近年來咸以年紀老邁,正欲多加聚晤,以彌前憾,怡養天年,詎知天違人願,曜弟突然患病不起,未臻上壽,與世長辭,嗚呼慟哉?憶!我弟於今(七六)年三月六日起病,初爲雙脚麻痺,且略感腫痛,數日後,即不能著地,行動困難,迄至是月下旬,竟寸步難行,藥石罔效,不思飮食,須人護侍,連漱洗便溺亦得仰仗他人,可謂慘矣!至四月...

  • 文章故鄕弔故友 悼念戴龍山鄕親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作者:敬中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戴龙山 因病去世 追思故人 教育工作 军人

    「戴老在八月六日上午八時故世了」,這個突來的噩耗,在是日下午由他的故鄕南匯來電話訃吿的,我接話後爲之驚愕而悲痛無已,痛惜失去了一位亦師亦友的好伙伴,痛惜我鄕失去了一位熱愛桑梓的鄕賢。我和龍山兄之認識是在五十八年某日往台大醫院急診室探望同鄕宋贊書病況,在其病榻前巧遇龍山兄,他爲友澈夜守候照顧。嗣後在五十九年六月,本會八德路會所落成,乏人照料,經陸志明兄向蔣曙理事長推薦,邀請他擔任專任幹事,自此以後,我倆就結成莫逆之交,攜手共爲鄕親服務,貢獻心力,他爲會服務...

  • 文章功勛卓著的「鐵軍」將領張發奎將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羅建軍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张发奎 军人 人物生平 铁军 治军思想

    当时的情绪,幽幽地说:「委员长那次到柳州,好像专门为押解叶伯芹而来,我们在恭送委员长走后,大家一致认为叶伯芹没命,谁知到重庆关了三个月,放回来了,仍然官复原职。」向公说到这里浩然长叹:「总统待广东军人实在太厚。」感怀自己一生知遇之恩,不胜戚戚焉。—张向公生性坦率,实话实说,有儒家思想。他成名甚早,三十岁当师长,三十二岁当军长,统率部队号称数十万。汀泗桥一役,声名大噪,中外皆知。对于一个少年得志,前程似锦的男人来说,醇酒美人,酒色财气是司空见惯,放眼中外古今,莫不

  • 文章金山縣四鄕賢先後謝世

    来源期刊:《浦東》 第68期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2-05-15
    关键字: 秦启文 吴思俭 丁克强 姚炳祺 去世 教育工作 军人 官员

    今年二三月間,金山縣有秦啓文、吳思儉、丁克強、姚炳祺等四位鄕親先後溘然長逝,痛失鄕賢,同鄕聞此哀訊,莫不同感痛傷。茲略述彼等生平事略,以示追思悼念之忱!秦公啓文:松隱鎮角家斗(現改名爲牡丹村)望族,家道殷實,平時樂善好施,經常修橋舖路,素爲地方所重。尤以其所培養之牡丹花,聞名江南,每屆春夏之交,中外人土專程趕往欣賞。秦公曾任職縣立松隱小學校長,將昔年舊學制全力改革爲新學制,而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辦學精神,聘請有敎學經驗之老師,並充實敎學及運動器材之設備...

  • 文章菲华退伍军人访问团来华参观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5期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退伍军人访问 参加领导就职庆典 观摩福利制度 参观游览 学校合影

    侨务委员会前副委员长黄干五月十九日上午,感谢菲律宾血干团对侨社所作贡献,并对他们的爱好自由,对共党斗争的精神,表示钦佩。菲律宾血干团曁菲律宾退伍军人联合总会回国访问团一行卅三人,由团长施靑萍率领回国参加庆祝总统、副总统就职大典活动,并观摩政府对荣民所作的福利制度。他们于参观荣民总医院、桃园荣家,武陵、福寿山农场,佳里荣家及中钢、中船等,廿七日离华赋归。潘校长维和博士(右)、林文泉博士(左)、倪文亚院长(中)、合影于中国文化大学。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