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兴福寺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熟之沿革與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0期  作者:昌麟 出版时间:1992-05-01
    关键字: 虞山 仲雍墓 维摩

    旧宅故址,宅中有墨井,水流淸澈,可为飮用,而言子墓之规模宏大,位于靑翠之松柏林内,有石桥与三座碑亭,循石级墓道由平地升高而上,而仲雍墓即邻近言子墓,至周朝之齐女墓与终累墓虽有传记,但不知究竟何在,吴越春秋有云,吴太子娶齐女,思其鄕邦,将死曰,必葬我于虞山之巓,以望齐国,吴王阖闾伤之,葬虞山上,溯自汉、唐、宋而下,代有著名之太子、宰相、将军,孝子等坟墓,在常熟城鄕各处者,不胜枚擧。再述主要之名胜寺院,座落于北门及西门郊外山上或山麓而最悠久昭著者,为兴福寺(又称

  • 文章虞山地—常熟简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期  作者:李涵寰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常熟简介 虞山十八景 拂水岩

    六、桃源春霁,七、拂水晴岩, 八、剑门奇石, 九、破山淸晓,十、湖甸烟雨, 十一、湖桥串月, 十二、秦坡瀑布,十三、藕渠鱼乐, 十四、港观潮, 十五、三峯松翠,十六、昆承双塔, 十七、星坛七桧, 十八、吾谷枫林。这些美妙的景色,有的早已不存在了。虞山有四大,古木森幽,其中著名的兴福寺,在山之北麓。兴福寺始建于梁大同三年,唐贞观十年间,龙斗山裂而成涧,兴福寺因此亦称破山。唐人常建题诗云:「淸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

  • 文章家鄉的名勝和古蹟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2-11-01
    关键字: 虞山 坡飞瀑 小云栖 言子墓

    读书处。萧统是文学家,曾编成「文选」三十卷,对后世颇有影响。亭内正壁嵌有碑石三块,当中一块草书「读书台」三字,为淸觉罗雅尔哈善所书;右边一块是明嘉靖十五年(一五三六)邓韨撰文;左边一块是「重建昭明读书台记」,也是明代遗物。㈢兴福寺在虞山北麓,初名大慈,梁大同五年(五三九)大修时,在大雄宝殿内发现一块隆起的大石,左着像「」字,右看像「」字,故改名兴福寺。又因居破龙涧下,相传龙斗破山而去,又名破山前原有唐、宋经幢各一,现仅存唐幢。内主要建筑有山门

  • 文章十里青山懷常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3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77-09-10
    关键字: 常熟 街市景观 淑琴女子师范学校 昭明太子读书处 藏书标本 普仁 维摩 真武庙

    出鎭江门,约走一里许,附近居民砍树为杖,沿门兜售,每一支手杖铜元五枚。我们每人也买了一根,作为上山提神之用。走约四里,到兴福寺,该寺原名破山,背山临涧,非常雅静。常有不少士人来此地攻读。前有唐钟两石柱,石已斑剥,字迹也都模糊不淸,已是千年的古物。内神像庄严有神,两边分列着钟鼓。在二门的横额上,写有「中华佛敎华严大学校」九字。南海名士康有为所书也。再进,廊庑曲折,花木幽深,山光潭影,不但悦鸟性,也空人心。印心石屋在修竹深处,贴有「重粉墙壁,请勿再涂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