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德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講奉行廿字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5期  作者:王笛卿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五伦 八德 四知

    編者按:所謂廿字,即天德敎的「念字眞經」,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有非常好的意義在,本文爲創敎人一炁宗主弟子故王笛卿(清風古佛)鄉長遺作,希德敎同道注意。

  • 文章鄢陵县私立八德中学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5期  作者:陳志倫  出版时间:1990-01-16
    关键字: 八德中学 私立中学 学校教育

    的校纪相当严格,每个学生到校上课,都得穿学校规定的服装,因为高中实行军训,男女一律佩戴徽章领章;女生不准留长发,原则上戴帽子,发不准露在外面。因为一九四四年四月日寇渡河南侵,鄢陵沦陷,创办不到一年的进善中学随因之宣告解体。二、鄢陵县私立八德中学[2]一九四五年秋日寇投降,鄢陵人张一农由汤恩伯部回鄢陵任参议会议长。他为了「培植骨干,积蓄力量」,于当年冬,即倡议把鄢陵县私立进善中学更名为鄢陵县私立「八德」中学,重新予以筹建。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一九四六

  • 文章儒家學説概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9期  作者:郭湯盛 出版时间:1983-01-30
    关键字: 儒家学说 四书 四维 八德

    一、前言中国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脉相传,为历代学者及政治家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不二法门,其要旨以「四书」为本,再配合「四维」「八德」,贯彻实行,则立国之道,莫不具备,邦家富强,指日可待。惜后人多昧于功利之说,一味争权夺利,置仁义道德而不顾,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天下苍生,尽蒙其害,可不悲哉!二、何谓四书所谓四书,是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者而言,是一部儒家学说精华所系,一直为后人尊为宝典,奉为圭臬之不朽名著,为使各界对该书有一个槪

  • 文章家有中心思想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賀雲翼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中心思想 四维 八德 家庭教育

    也就是一体,爱家就是爱国,国富自然民强,此中国家族关系,亦就是国族关系之眞谛。三、家的中心思想 家的中心思想,是孔孟学说;是「四维」「八德」。孔孟学说,就是讲求如何做人的道学;「四维」「八德」,就是讲求如何做事的德行。此外朱子治家格言,以及其他名门望族家规、家法、家训……等,则为各个家的单行规约,这些规约等等,皆以家的中心思想为主流,其对家庭家族约束力,甚至有为法律力量所不及。中华民族永远不为异族征服者,家族关系之密切,伦理道德之坚强,应为最基本因素。没有家

  • 文章四维八德与「四味八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7期  作者:李文博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礼仪精华 四维八德 四味八得

    贴出之海报。国家处于逆流冲激,遭遇危难之秋,文化格调,堕落如斯,怎不令老辈学人,痛心疾首,拍案蹬脚,徒唤奈何。科技向尖端不断迈进,导致工商业全面发达,相反的,诱使人们崇拜现实,沉湎物质享受,无形中迫使大众心态剧变,圣贤之敎,逐渐淡忘。社会层面,乌烟瘴气日浓。是故:四维八德,亦随之改头换面,成为「四味八得」,四味者:金、银、财、寳,八得者:抢、偸、贪、勒、骗、哄、扒、摸。每天在报纸各版,电视画面、电台广播,所见所闻:窃盗、抢刼、杀人、贪勒之案件,与日俱增。彼等

  • 文章容園學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何鍵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大同思想 五伦八德 《礼运大同篇》 国际文化合作

    「五伦与八德」也。五伦者,十义之体。而十义者,五伦之用。论语颜渊篇齐景公问政。孔子答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子思乃由此三者推演为五。故中庸云:「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后至孟子改正之,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完成五伦之敎。然粤稽上古,则五伦之敎,实始于舜之命契耳。夫五伦之敎,既定为儒敎道德之本,与羣众基本信条,遂又有由五伦,发为十义之说:㈠父慈 ㈡子孝 ㈢兄良 ㈣弟弟 ㈤夫义

  • 文章現代的孝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潤書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现代的孝道 中华文化 “四维八德” 伦理关系 孝为中心

    孝是中华文化的道德精髓,它维护着社会秩序的安定,更推动了民族命脉的延续。以四维八德为基础的中华道统,实际上是一个以孝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如果舍弃这一点,那就无法洞悉中华文化的堂奥。人的生命来自于父母,人的生活开始于家庭,所以建立良好的伦理关系,实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中国的孝道就是一种最好的伦理关系,它一度的规范了人际之间的交互行为,使得社会在和谐友爱的气氛中成长,这也正是我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天地间的主要理由。我们在**复国的基地上从事匡复大业,所要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