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先民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云贵高原孕育了最早的中国先民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8期  作者:林河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云贵高原 腊玛古猿 先民孕育地 学术文章

    從人種學的角度看:中華民族的主體(卽人類學中的「蒙古人種」),係源於一支黃皮膚、黑眼睛、黑毛髮的哺乳類人科動物。而中華民族旣不是由南亞熱帶叢林遷來,也不是從北方冰天雪地遷來的外來民族,可能就是中國土地上的原住民這一問題,經過幾番紛爭以後,現在也漸被認同了。剩下的只有一個問題,卽中華民族發源於中國的那裏?是長江還是黃河?是江河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土地是人類賴以立足的首要條件,水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因此首先形成陸地並有較好的生態環境的地區,應卽是中...

  • 文章广东先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广东省 先民 岭南 马坝人 民族融合

    注:四面青山的粤东山居农村之一)广东之先民是指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入之前的土著居民,应当包括春秋战国与唐宋以前的历史时期。古时尙未有广东省的设置,故当时两广之地多称为「岭南」。《通考·地舆·南越》载「自岭以南,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地」。南越则指今两广而言。因两广位于五岭之南,故称为岭南。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诸岭与越城岭。唐时分天下为十道,其中岭南道者,包括今之两广及福建之漳浦等地。宋时分天下为十八路,其中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者,即今之广东

  • 文章无锡先民义行举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期  作者:笠田  出版时间:1971-09-20
    关键字: 安国 张守经 先民义行 防御倭寇

    安國,字民泰,其先黃姓,蘇州懸殊里人,明洪武中贅於無錫安家,因從其姓。國性警敏,有遠略,富甲一方,贍宗族,惠鄕里,爲防禦倭寇而濬白茅河諸大役,國皆與有力焉。父喪送葬者五、六千人,所居膠山數里無水,會歲饑,乃出倉穀課民鑿渠,集數千人自春及夏,成巨渠,石田變爲沃壤,民賴以活,無不德之。張守經,字子傳,善騎射,尙俠義,明嘉靖三十三年夏,倭寇侵錫,焚殺虜掠,城鄕死亡相籍,守經乃傾其家產,募集鄕勇,延聘何五路爲敎練,並請邑諸生苗子白爲參謀,子白及五路等三百餘人,與...

  • 文章潮人南遷與潮州文化的嬗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潮汕先民南迁 潮州文化嬗递 方志资料 学术研究

    壹、移民的由來⒈從語言方面考證:大家知道,從語言分類,我們潮州語言,無疑地是屬於閩南語系的部份,伹是吾潮先人,却並不是完全來自閩南的。早在秦始皇平定南越後,就已遺下戍卒五十萬人,分駐於兩粤的五嶺。揭陽就是其中的一嶺,(當時的潮州統稱揭陽。)這部份戍卒,也有男的,也有女的,初由尉屠睢率領,後來就落籍於榕江右岸的練江流域(潮陽縣地)當時的榕江兩岸,在未被塡築爲田地,結成鄕村之前,原似一個遼濶大海,使這些遺卒官兵得以憑藉此一天然環境,有組織地在此開荒下去,而不...

  • 文章先民开台的艰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作者:陈捷先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先民开台历史 族谱史料研究 古契约字据史料研究

    台湾地区,虽然自上古时期大陆文化即已传来,而且后来络绎不绝;但是汉民族大量来台开垦,却是在明末清初才开始,尤其是清朝的康、雍、干三代,更是台湾开辟事业一日千里的关键时刻。由于当时台湾很多地方仍是荒山穷谷,而先后涌至的闽、粤沿海人民,又多为谋生而来,财力极簿,想要成就垦拓工作,实在困难重重,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加上他们与先住民之间争地争利,又引起不少杀戮事件,使入垦的先民时刻生活在危难恐怖之中。所以先民开台的辛酸苦澁,实在不是我们目前所能想像。以往学者也

  • 文章山青水綠 康寧和諧 古白民嚮往的桃花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耀庚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白族先民 大波那铜棺 图腾 白族文化 康宁和谐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或西方,人们一直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美好的追求。特别是在中国,追求天人合一、节人欲,实现社会平等、安宁、和谐,一直是思想文化的主流。早在战国时期已进入农耕文明时代的白族先民就崇尙这样文明理想的社会。这种崇尙也成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用简明形象的线条和图纹,将崇信绘制成图腾、神祗,在祭祀大典等礼仪活动中供奉祀典。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祭祀偶像。十分有幸的是,这种图腾文化也铸造在大波那铜棺上(铜棺的主人民间传称他为勃弄王)。一九六四年三月,在一次

  • 文章表示先民生活进步的周易系辞下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周易系辞 先民生活 历史传说 农业社会 文字发明

    用来网兽捕鱼(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便于获取更多的兽鱼,易于解决生活。因从前以石击兽,用手抓鱼,收获量可能不高。惟于此得以证明,那时的人类,仍处于渔猎社会(生活)。神农氏砍削木头,制造农耕器具,教民稼穑(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证明先民脱离渔猎、畜牧生活,进步到农业生活。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大的事情,有画时代的意义。表示我先民逐渐减除兽性习惯行为;且利用智慧,创造发明许多事物,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看笔者于后面的叙述,即可

  • 文章汀州客家與畬客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3期  作者:曹培基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先民闽越族人 古越族与华夏族之别 畲族先居 闽西之蛮

    汀州在未建置以前曾居住過那些民族、民系的人?在建置後未形成客家人地區之時居住著那些人?這在文獻資料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從1937至1987年50年間考古發現,汀州八縣範圍,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還沒有人類繁殖生息其間。根據出土的石器、陶器的紋飾形狀特點,屬于以幾何印紋硬陶為特徵的古越族文化範疇。所以可以推斷最早在汀州地域居住的人類是古越族的一支閩越族人。據人類學家林惠祥《中國民族史》等書考證:古越族文化特徵,和漢族的前身華夏族不同:一是語言不同,華夏族是一字...

  • 文章松口重要史料槪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李寺鐘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松口镇 地名沿革 先民源流 松口中学 国民革命

    众说纷纭,无史可稽,姑妄听之。民国建立,松口堡改为区鄕保甲制,定名为松口区,后又称松口鎭。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辖属又分为:松口鎭、松东鄕、松南鄕、松西鄕、松北鄕、松中鄕、松云鄕、南蓬径鄕(松南鄕与南蓬径鄕后又并称为松溪鄕)。近年梅东地区,又将松源鄕、隆文鄕、桃源鄕、尧塘鄕并入复分为:松口区、松东区、松南区、松源区、隆文区、桃尧区六个区和松口鎭。贰、松口先民探源之一关于客家源流史实,在梅州文献第三、四、六、九等集、及世界客总通讯、客家人(李关仁著)等书刋中,均已

  • 文章世界有多大,我們的機會就有多大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宋楚瑜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清华大学 半国英才 历史明镜 全球化 中国崛起 公平分配 先民渡台 台湾意识

    享受现代化的设备,享有最基本的人权和照顾,这才是眞正「最惠待遇」。所以我们要的是基本教育、基本建设,最重要的是在台湾称之为「基本班底」,在大陆称之为「骨干力量」,就像清华所培养出的学生一样。先民渡台 培养出台湾意识 落地生根后 形成独特文化前几天,楚瑜到南京,在夫子庙前面,有一位老先生穿过重重警戒跑到我们团员面前,说了一句话,他说:「宋先生,我们不要打仗。」我们共同要让两岸成为世界的工厂、共同繁荣的市场,而不是变成战场。无论是基于人本的精神、商业的需求和民族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