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身治国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凌承緖 出版时间:1973-10-02
    关键字: 哲学思想 修身治国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以仁,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性具有仁义礼智诚信之良知,此其所以异于禽兽也,勇于力行仁义礼智诚信之良知,其为修身之本欤。本智仁勇之达德以事亲,尊贤,使国家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关系,达成公忠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恩,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之道,则修身之用效矣。由修身至于治国

  • 文章論逸居無教之失與匡正之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劉林華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修身之道 治国之道 匡正之道 名家名言

    壹、緒言孟子有言:「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憂之……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又謂:聖人憂民,是以「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載滕文公上之四)所謂人若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並非無端加以鄙視,蓋因禽獸昧於禮義薕恥,只知顧及其自身之保與養,故凡有利或有害其本身者,均將磨牙吮血、悍然為之而不恤。若人而罔顧群與社會、國家為互助之體,道德仁義為互助之用,而只知本身之保與...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