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伯乐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芸香滿莞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懷雪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伦明 人物生平 书之伯乐

    谈起藏书,广东不让于他省。南海孔家(季修)有三十三万卷楼,番禺徐家(信符),南州书楼,也是岭海的大家,近代省港,推为巨擘。揭阳丁家(日昌),更誉为国内四大藏书家之一,东莞伦家(伦明),更有书中伯乐之称。伦明,字哲如,广东东莞人,生于清光緖年间。世代书香,父棣卿,曾宰江西崇仁县,喜蓄书,任内增建毓秀书院,捐藏书于院中,哲如受其蒸染,髫年侍父任所即嗜书,年十二,每月县差有解饷至省者,辄记为代购图书,自谓一生聚书自此始。年十五,父卒于任所,哲如归粤,念念不忘蓄

  • 文章春秋鹽道虞坂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春秋古盐道 虞坂坡 历史传说 伯乐与千里马 唇亡齿寒

    ,又因形状如槽,故亦名青石槽。昔日的虞坂坡,从今盐湖区磨河村起始,翻以中条山全程至其南端,即当时虞国(今平陆县)的都城(今张店鎭古城村)处。由此可通过茅津渡过黄河,直达豫、陕等地。春秋时,「虞坂坡」是由南出晋运驮食盐经中条出境的唯一通道。这条盐道特殊历史地位的见证,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丰富的吟咏赋文和诗篇。影响最为深远,且已载入中国史册的,当数发生在虞坂坡上的「伯乐识途千里马」和「晋假道于虞伐虢」的两则成语故事。伯乐与千里马伯乐,名孙阳,春秋时秦国人。他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