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承共返回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后廟的由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章錚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妈祖 林默 源流 传承

    前言船隊鳴鑼擊鼓,桅旗飄揚,鞭炮聲喧,煙花凌空,人群絡繹於途?原來趕赴大廟朝拜天后,案前祭品陳列、舞獅、演戲,熱鬧非常。世俗相傳媽祖是航海者救星,有求必應,保祐平安云云。提起「林默」這個名字,也許一般人十分陌生,如果說是「媽祖」,可就無人不知亦無人不曉了。其實媽祖祗是閩台一帶對於林默奉為神明的一種俗稱,實際上她正式的神名是「天上聖母」,宋徽宗封她為「夫人」,元世祖封她為「天妃」,明太祖封她為「聖妃」,清康熙帝封她為「天后」。封號堂皇冠於歷代后妃,她的受人...

  • 文章嶺南羅氏源流及其發展經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羅晃潮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岭南 罗氏 源流 传承

    一、羅氏淵源「羅氏淵源,一般認為是出於祝融,因為據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有孫曰顫頊,自幼多謀善斷,有聖德,深得黃帝歡心,顓頊有孫曰黎、回,司職祝融,即負火正之責。回有孫曰季連。自是到了周代,季連之後裔鬻熊,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為子爵,成為周的屬國之一——羅子國,故《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云:”今潮北宜城縣西20里羅川城乃羅故國“,於是子孫以國為氏。春秋之際,常與楚相爭,後為楚所滅,其子孫在周桓王二十年徙於枝江。後在又莊五八年遷往湖南汨羅,所以《廣韵》也說:”本...

  • 文章诗的传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羅鏑樓  出版时间:2001-04-30
    关键字: 楚辞 唐诗 传承 平仄结构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是想當然之詞,近乎順口溜。中國文字是「單音綴孤立性」文字,沒有次重音,非重音,只能兩兩相連成一聲調(intonation),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日月、星辰、流水、落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英文有次重音,故有三個音綴以上的字,如(holiday)。中國的文辭(expression),四言為「優勢語言」,古籍中多四言。淨化一體而有詩經。古人不會寫五言。五言是奇數...

  • 文章發揚秦腔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传承 陕西同乡

    爲發揚民族文化、中央設文化工作會,行政院設文化建設委員會,民間有文化復興委員會,年來對文化藝術工作之推行、不遺餘力,如每年各縣市有文化藝術季之舉辦,有文化中心的設置,對本省歌仔戲、南管、北管、弟子戲、皮影戲、木偶戲,均大力推展,但對大陸各省地方戲劇、音樂、舞蹈,似乎倡導不夠積極,如蒙藏、新疆歌舞,聞名世界,却在本國很少演出,例如秦腔爲我國最古老戲劇,很多人均未看過,所以筆者常爲文介紹,因爲實在値得提倡。秦腔盛行大陸西北華北,欣賞人數多達四億人口,其流傳全...

  • 文章陳白沙與崔菊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陳本 出版时间:1972-03-31
    关键字: 陈献章 崔与之 渊源传承 学术考证

    緖言予隨諸君後,組設白沙文化敎育基金會,嘗以復興文敎之主旨,揭吿於邦人,去冬,白沙先生誕辰,而同人曾假香港大會堂,擧行祀禮,藉申祝敬,並徵求詩文,以揚嶺學,複刊布白沙語要,用廣流傳。蓋純本白沙先生「此心此理」之微意。窃白沙之敎,自吾鄕湛文簡甘泉(若水)起,已發揚光大,迨淸黃黎洲明儒學案出,亦已揭其精蘊。近代學者,如梁任公、張君勱、鍾泰、熊十力、謝無量、吳敬軒、簡又文、黃華表諸前輩,各有闡述,亙有發明,詳矣備矣!似可無庸費辭,徒貽續貂之陋。惟愚者一得,或可...

  • 文章人口老化 世代對立?世代互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6期  作者:台北瑞裔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传承 鞋工艺 老手艺 创业

    十一月底,在松山文创园区,看到几位年轻人,创立了一个「工作坊」,集年轻的设计师以现代感的设计、电脑量脚定制、绘制鞋图、打模,再交由散在各地的「老师傅」以精湛的手艺、丰富的经验、超人的耐心,一针一锤的做出「客制化的手工精品」鞋。他们怀抱理想,要让台湾「回到鞋工艺的美好时代」,其实他们同时让自己走进了创业、发挥理想、筑梦、当老板、跳出22K的美好时代,更让老师傅有再展长才、台湾老年劳动力有重生、再显光耀的机会。让人觉得他们不只在做文创、做生意,他们更在做传承

  • 文章維護國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3期  作者:陳芳芳  出版时间:2012-06-01
    关键字: 京剧 李宝春 京剧传承 传统戏剧

    京劇在北京叫京劇,我們叫國劇。國家之文化資產,其具有相當之深厚文化內涵,凡提及傳統戲曲,絕不會漏掉京劇,不過在時空環境的改變,電子科技的發達,產品日新月異的推出,在這局面之下,現代人都追求聲光刺激享受遠遠大於文化的心靈享受,也造成了傳統與現代的阻隔。「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即使喜愛國劇的我,面對這傳統藝術表演,也常常不免與台上台下的同好,及看熱鬧的觀眾同聲一嘆,大有時不我與的感受。京劇在現代也就成了老年人的心靈安慰,大約在茶餘飯後聽上一段京劇,其樂融...

  • 文章索州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麻糕 刘华顺 常州 传统小吃 传承

    有着一〇〇多年历史的最传统的制作大麻糕的桶炉;二〇〇八年,在『服务奥运,江苏有我』活动中,获得了『最値得向全球华人推荐的十大江苏名点』的称号::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常州传统小吃获得的又一项珍贵荣誉。实事求是地说,常州人对大麻糕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但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来认识常州大麻糕文化,让这一传统美味小吃得到历史的传承,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和我太太商量后,决定在麻糕外形上有所创新。通过努力,目前已经创造出卡通形象

  • 文章春風常在短筇前——曾國藩家族的家規與實踐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8期  作者:趙葉惠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家规 表率 督导 传承 人物传记

    益」。有一次,曾家请了几个乡邻帮助搬家,曾国藩来信要求家里完事后把搬家所用的骡子、车辆等东西送给搬家的人。他常常借用「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来警示子弟善待亲邻,否则家里遇有急难,就会无人相帮。传承曾国藩晚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世事已抛高枕外」,下联是:「春风常在短筇前」。曾国藩所处的时代,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险恶,官场黑暗,外侮频至,他虽然经过艰苦努力,功成名就,但心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尤其现实的情况与他的政治抱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的心里

  • 文章變局下的文化批判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9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文化危机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注:書名 書名:劇變與調適—一九八五年台灣文化批判 主編:李亦園 出版:敦理出版社)要如何才能維護文化的成長及其生機,一言以蔽之,應先尋求文化傳統與創新的聯繫,並據而形成血脈相通的網絡。特别是在現代社會中,傳統與創新之間,常因認知的不同,價値判斷的差異,形成隔閡與衝突,文化調適所引發的困境則更爲凸顯。而愈是一個具有文化生機的民族,必愈能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得調適、過渡及交融的空間;反之,任何劇變形成的衝擊,必將帶來文化危機。活潑文化成長及創新的生機無他,即...

共77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