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共返回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由澎湖从军到台北升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莫珩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澎湖从军 考试 台北升学

    民国三十八年盛夏之际,国家面临全面崩溃。山东七个流亡中学,分别由江南各省到达广州,人数已大幅减少,仍有六千名左右。是时中央政府若干单位也在广州,经各校校长的奔走,政府最后决定,及龄的男生以「从军报国」的方式,接到澎湖从军。敎职员及女生和幼年的男生,由敎育部另设「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收容安置。于是在六月二十五日集体来到澎湖。各校男生分驻渔翁岛各村,敎职员、女生及幼小男生合计一千余人,在马公岛的马公小学内住下来。从军的学生约五千人,分编为若干大队、中队

  • 文章往事鱗爪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孫世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自传 从军往事 抗日战争

    一、初上私塾,每天挨三板我出生於烏金店東鄕孫家油坊,六歲時開始讀私塾,我們家前院有三間「學屋」,就是私塾的所在地;私塾由一位老師任教,學生有十餘人至廿餘人,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如我的姑姑、姐姐)都是在屛風後旁聽,不算是正式的學生;私塾的功課不外乎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後來換了一位新式的中學畢業的老師,也教我們算術。當時,老師在放學時,要考三個字,如果不認得,就要打手心,我在最初的兩三個月裡,懵懵懂懂的,每天都要挨三板子,可是兩三個月以後,忽然開...

  • 文章我所經歷的軍事教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徐啟明 陳存恭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从军经历 求学历程

    一 家世與家鄕我家原籍廣東省惠州淡水,道光末年,五世祖聲眞公負販至廣西省永福縣寨沙(今廣西省榴江縣),見其地肥美可耕,有甚多同鄕在此墾殖,遂亦落籍務農,如今,其後裔三大房約千餘人,爲寨沙巨族。據鄕中前輩云,來自廣東之移民——即客家係經過一段頗長時期之艱苦奮鬥始能蕃衍於寨沙一帶,當地土人原甚多,有苗、傜、僮和敞人(實係說敞話的漢人),客人漸多後即遭土人排斥,引起土客之爭,咸豐年間械鬥甚烈,客人幾被消滅,後來反將土人逐入山中,至今客人在寨沙約佔百分之七、八十...

  • 文章說岳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鍾崇基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岳飞传记 从军作战 功败垂成

    薛伯公原名薛仰岳,後去「仰」字為薛岳,他仰慕岳飛,以「精忠報國」之岳飛為榜樣,獻身軍旅,勦匪抗日,與岳飛之平寇抗金,頗相類似。

  • 文章往事只能回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少年从军 撤离大陆 古宁头战役 江西人

    「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這一首歌是由劉家昌作的詞曲,尤雅主唱。有時打開收音機聽到播放這首曲子,令筆者感動與懷念。想到與我同時出來當兵的一群江西臨川人,是怎樣的離開了家,來到台灣,何嘗不是像這一首歌一樣,「時光一逝永不回……」。現在都已邁入耄耋之年,有的已經過世,有的在家含飴弄孫,有的仍在賣老命拼搏,但又有誰知道,這群阿兵哥,正是當年為國奉獻的無名英雄呢!筆者年逾八十,在江西文獻擔任總編輯也超過十餘年,回想起從前的往事,真是點滴在心頭!一甲一兵踏...

  • 文章從陸軍小學到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陆军小学 从军历程 辛亥革命

    有些人竟以为那炙手可热的蔡锷将军尙且被赶走,何况蒋尊簋。大家要求总办收回成命,并惩罚侮辱学生的助敎,但是校方不允许,双方坚持甚久。学生又设法把风潮扩大到校外去,然一般人士对这风潮极少同情。因而到最后还是学生屈服,肇事的学生卒被开除,而风潮平息。陆小既经两次风潮,学风遂有江河日下之势。到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离我毕业之期只有三个月了。武昌城内一声炮响,发生了辛亥革命。广西响应之后,一部份学生组织敢死队,从军北伐,学校无形停闭,遂结束了我三年的陆军小学的敎育。五

  • 文章戰鬥生涯的起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石覺 陳存恭 張力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从军经历 战争回忆 黄浦军校

    一、对历史意义的体认多年前我曾写了一册「从军作战记」,记述我数十年来献身军旅的经过。该书共分十一篇,篇名如下:第一篇,战鬪生活四十年;第二篇,统一战争;第三篇,剿匪战争;第四篇,抗日战争;第五篇,戡乱战争;第六篇,防卫舟山群岛;第七篇,巩固台湾基地;第八篇,成功之母;第十篇,他山之石;第十篇,参谋工作;第十一篇,胜利之路。在第一篇中,我曾以「对历史意义的体认」为开端,解释我为何要写「从军作战记」一书,现转述如下: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纪实,战史是有血有泪行为

  • 文章鄧本峨先生的金石介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邓本峨 人物生平 从军历程 娶妻生子

    一、本稿『禮運大同篇』原文,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之筆跡—墨寶。剪自「勝利之光」六十四年三月號出刊。二、本稿刻於民國八十七年(原底稿是紅色版),於九十年參加台北巿國軍文藝活動中心主辦的書畫聯展。

  • 文章榮鴻儒團長左雲殉城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曾希晉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荣鸿儒 从军经历 参战履历 阵亡战伇

    榮鴻儒(一八八九—一九二六),字通三,山西渾源縣人。一九〇七年考入山西陸軍小學,一九〇九年轉入清河陸軍第一中學,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一期。入清河模範團受訓一年,任河北騎兵(段祺瑞部)第十一師司務長、排長、連長。一九一七年部隊調往湖南新市(今汨羅市)任營長。一九一九年與兄鴻臚返家奔父喪後,因原部隊解散,到太原市任銅元局(實爲子彈廠)副官,後到長治市任第三混成旅六團一營營長,負責晉東南十九縣之治安。一九二四年與河南省國民軍胡景翼部和平解決戰事後升任團長。一九二五...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民国 四川 大事记 从军运动 田赋征实

    九月十三日川省发动第二期学生从军运动以来,各地靑年纷纷请缨,女靑年尤为踊跃,向成都市政府报名者达五百人,市府以未奉命令,未能申送入营。该批女靑年,以敎二团业已开学,迳向该团请求入营,刻仍候命办理。九月二十三日 三民主义靑年团重庆支团部,为遵奉蒋委员长本月十六日在参政会上尽量发动知识靑年从军,改良国军素质,以增强反攻力量之指示,决积极发动川东南各地智识靑年踊跃从军,经指派高级干部及视导人员,分三路出发,计第一路沿长江至巫山,第二路沿汉宜公路至川北各县,第三

共57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