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生哲理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論)做人不難、做事更不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人生哲理 规矩 勤勉

    在談話中,常聽人說到「做人難、做事更難」這樣的話,但做人與做事之難,究竟是難在那裏?是値得探討和推敲的。在我來看,做事做人與做事困難,該是平常與應當的事。做人困難,是磨鍊人的智慧和品德;做事困難,是考驗人的處理方法及能力,人也必須經此磨鍊和考驗,才是社會上的可造之才。如何做人?是個人的事。爲什麼做人難呢?大多是想面面俱到,不得罪人。爲什麼怕得罪人?這就是人性的苦處,因爲人需要被同情、被信任、被扶助,若得罪了人,至親對你疏遠,朋友對你敵對,長官對你冷落,在...

  • 文章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林永懿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人生哲理 爱迪生 品格

    所謂神聖的事業,並不只是指轟轟烈烈,影響極大的事業,只要對人們有益,做了之後有用處的,都可視爲神聖的事業。一隻毛毛蟲在羽化之前,是多麼的醜陋啊!在結蛹之後,更是危機重重,只要風一吹,雨一打,就被破壞了、消滅了,在破蛹而出之時,更是痛苦,掙扎著咬破硬硬的蛹,企圖將身子拖出來,每一時,每一刻都有如錐心般地!苦熬著,直到掙脫了束縛,張開翅膀,翩翩起舞,享受著無比的快樂。毛毛蟲羽化過程是如此,當我們全心全力地投入一件神聖的事業時,也是如此。樹要是越直立,風就越猛...

  • 文章曇花一現的聯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海天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昙花 人生哲理 散文

    曇花是一種多年生草,屬仙人掌科,又名月下美人,瓊花。莖變態成葉狀,稱葉狀莖,花爲白色,下方有紫紅色的鱗片狀花被,托住花瓣,花型比拳頭略大,只在晩間開放,不但花形美麗,且有香味,也有食用價値,惜花期最短,盛開後即謝,海島常見,咱家沒有,應屬亞熱帶植物,扦插均可,存活率極高。「曇花一現」,比喻不常見的事物,偶發生而不久即消失,語見華經:「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如優曇缽花,時現耳。」記得第一次觀賞曇花,是在台北縣小基隆(三芝鄉)一家茶商家裡,時年十七歲,尙是學...

  • 文章容忍為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人生哲理 外圆内方 鲁迅

    人生就像大海,處處有風浪,時時有阻力,我們是與所有的阻力較量,拚個你死我活,還是積極地排除萬難,去爭取最後的勝利呢?有些人面對這個人生疑問時,選擇了消極地逃避而不是積極的面對。當然,在今天的社會條件下,我們面臨更多的是內心矛盾,但有時也同樣要來點:「外圓內方」,這不是老於世故的表現,實際上,圓是爲了減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實質。也許某些人是自戀的,但是這樣的小家之氣,如此自私,這般的狂妄,出奇愚昧,讓人無法忍受的獨斷專行等等,可是朋友,可能你是一個很高...

  • 文章病中一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人生哲理 检讨 成功之道

    新春期间,偶患小疾,虽不能如平日之日常工作,但脑思未停,所想益多,关于为人处世之道,并为平日所体验到的,随想随录,共有三十条之多,既可自勉自励,且可勉人励人,未尝不是病中之一得。1.如果觉得人家对自己不好,应该硏究原因,并自我检讨,是否自己眞的做错,有对不起人家的地方。2.如果人家对自己过分亲暱,应提高警觉,或许人家正在设法利用自己。3.如发现自己有了小过,或不良习惯,就要下最大决心马上改掉,等到铸成大错就来不及了,将成为自己一生的致命伤。在这首诗中

  • 文章談美與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姜良仁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人生哲理 实用性 品格

    为夫夫为妻、长官为部属同甘共苦荣辱分享,亲爱精诚厚植。以上已将美的解析,功能或作用表达相当淸楚。次一步骤,就是把上述美的功能加以使用,然则,运用之妙为何?「实践力行」四字而已,具体说来有下列诸端。1.勿做渔色夺美,荒淫无道之事。2.严禁恃美恃宠,夺权乱政。3.利用美人做情报及间谍工作,施美人计、如川岛芳子、西施、貂蝉、王嫱。4.利用美来美化人生,美化环境,美化人类,美化世界。5.利用美人做种、养育美的后代。但不能出卖色相。

  • 文章拙筆論是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姜良仁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是非观 人生哲理 国家

    是非,這兩個字,沒有人不認識,也沒有人不會說,但要辯得很淸楚,做得不離譜,卻非易事。是非引證據典來說,可溯諸孟子公孫丑,它說:「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通俗言之,是辯別事理之是與非也。後來泛指口舌是非,羅鄴詠鸚鵡詩:「金籠共惜金羽毛,紅嘴沒敎多是非。」以學人言的鸚鵡,來詮釋人類的口舌是非,可謂妙絕。另一種說法,是者,非之對。「孟子萬章」非是之謂也。卽是與不是。口舌之爭,囘播弄(搬弄)是非。撩人之怒,使之相爭,稱之搬弄是非。是古非今,說古的都是對,批今都是非...

  • 文章遠見與淺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见识 人生哲理 平等

    世人最重視的為「身家性命」及「子孫後代」,因而一切作為首重養身,次為養家,並傳之後代子孫,使其不為貧窮所困。絕大多數的人,都跳不出這個範圍。老子說:「反者,道之動」。一般人所想的,與「道」(自然法則)正好相反,若按照俗人的想法去做,結果必是害了自己。先以養身來說,人人都希望錦衣玉食,山珍海味,魚與熊掌兼而嚐之,甚至來個滿漢全席享受一番。據說台北有家飯店,有十二萬一桌的菜肴,再加上XO之類的名酒,一席吃下來約十五、六萬之譜,是打工者一年的工錢,可以說到了窮奢...

  • 文章忠與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天民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忠臣 人生哲理

    「忠」字的意義,在我國傳統上本來有一定的解釋,但後來不知什麽人開始假借了這個字,把它併進臣字,合爲一辭。就「忠臣」這個辭而言,它的意義仍然十分淺白,因爲它與忠字原本的意思出入不大,「盡已之謂忠」,所謂盡已,就是凡事要反省,自己已經對這件事盡了全力沒有?同時這個反省,還要加上一個條件,卽是反省的時候,必須是絕對客觀的,不容有一毫主觀私意作崇其間,在作這個反省的過程裏,是否完全依據客觀而沒有主觀私意存在,亦正是「忠」的工夫體驗,所以當曾子應付同學們關於老師講...

  • 文章論忠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政大畢業 杜心玲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 人生哲理

    一個國家社會的強盛與否,可以從其組成分子,各個國民日常的操守和行爲中看得出來。一個罔顧忠信、重利輕義的人,其所做所爲必皆缺乏廉恥,以一己之利益爲先而置國家社會於後。這種人是國家民族的敗類,社會上的害群之馬。要使國家能夠強盛,社會能夠安康,就必須把這些敗壞法紀、唯利是圖的害群之馬消除殆盡。靑年守則第一條說:「忠勇爲愛國之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都是在強調忠恕的重要性。所謂忠,就是盡己之心,恕就是寬恕愛人。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仁愛,而以忠恕爲其做...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