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资料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適性揚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适性扬才 历史人物资料 性向志趣

    大部分人都有其性向志趣,不過發現的時空有異,早的在小學時期,晚的在國中、高中職階段;甚至有些人延到大學時才發覺,更有部分人終其一生不知自己的性向志趣。有些人說性向志趣是與生俱來,屬先天性的;也有人認為是後天經過勤奮向學培養形成的。我認為性向志趣愈早發現愈佳,因須經過漫長歲月勤學培訓,其專業知識方能成熟超群,尤其對某項專業有了興趣愛好,自能全心投入,到了廢寢忘食的境地,必能成為角立傑出之才。各人天賦的高低有別,天資高加上努力用功、自能斐然有成,用功的誘因來...

  • 文章一代強將劉永福 治軍與戰術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謝志鵬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刘永福 军事才能 治军与战术思想 人物资料

    文·謝志鵬(廣西文獻社社長)(注:劉永福故居「三宣堂」大門兩側對聯「枝棲古越」與「派衍彭城」)前言劉永福(西元一八三七至一九一七年),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出身農民家庭,當過船艇長工,拳棒武藝超群,是我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愛國將領,他率領的黑旗軍在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中,曾多次給予氣焰囂張的帝國主義侵略者以沉重打擊。他的英雄事跡不僅為當時中國人民所稱道,就是外國侵略者也聞風喪膽畏懼他。二十歲,劉永福投奔天地會,學習御軍之術,開始了他的從軍生涯。...

  • 文章【賀州】一座正在崛起的新興偉大城市《系列二》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和諧樂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新兴城市贺州 人物资料 发展方向 贺州资源优势

    文·本刊資料室賀州市概況(注:賀州市委員會書記/趙樂秦)(注:賀州市市長/白希)小檔案趙樂秦,男,漢族,1960年1月生,陝西西安人,198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0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學士,高級政工師。白希,男,滿族,1961年12月生,遼寧新民人,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副教授。現任中共賀州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廣西賀州...

  • 文章略談諡法及淸朝八文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谥法 八文正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人物资料

    古有諡名之法,始於周初,終於清末。雖於秦代一度廢止,但爲時甚短,至漢代旋即恢復。三千多年來,爲中國帝王時代,特有的一項政治制度。簡言之,諡法即是君王對某一特定之人,於其身殁之後,就他一生功業或事蹟,給以名號。故諡法又名「易名」(見《禮記·檀弓下》)。它不僅關乎死者的一生榮辱,也影響子孫的前程,因此賜諡非但是最權威的評斷;抑且具有蓋棺論定的終極意義。有清一代,對臣下諡名,甚爲重視,非王公大臣,不得賜諡,而且即使已官階一名,倘無特殊功業勛績,也得不到這項榮典...

  • 文章抗日戰爭南京保衛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潘興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南京保卫战 抗战资料 往事回忆 人物资料

    文·潘興日軍攻入南京城殺害我軍民三十萬人二〇〇八年是我抗日戰爭七十一週年,日本人居然否認有南京大屠殺。據世界日報二零零八年三月所載的消息,有一位台灣人著書否認有「南京大屠殺以及日本當時的三光政策」,指此乃國民黨及共產黨的污衊之宣傳,報上所刊載之原文如下:「日中戰爭一中國八年抗戰」隱藏的真像,這位作者從台獨的觀點,認為日軍如果打贏中國,台灣人更有福氣。我認為李登輝也不一定清楚南京大屠殺,因為在台灣當時的日本報紙絕對不會登載這些消息的,連很多中國來美居住的六...

  • 文章廣播媒體的今昔早年媒體對台灣社會安定和諧的貢獻令人懷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广播传媒的今昔 媒体对台湾社会贡献 中广新闻 广播明星 人物资料

    文·蒙天祥在台灣的廣西同鄉,有幾位媒體工作者,他們在崗位上都有優良的表現,為同業所敬重。像曾在中央日報社擔任社長的黃天才,他祖籍陽朔;另曾在「聯合報」任編輯部要職的梁雪郎鄉長;前台北市廣西同鄉會理事長粟明德鄉長曾在「中央日報」撰寫專稿多年;桂林籍的范葵和聶寅、在「台灣電視公司」創立之初分別在新聞部和節目部負重責;莫奢則在台視公關組擔任多年副組長;現任「廣西文獻」社長謝志鵬,是現職的「自立晚報」電子報社的社長。媒體是社會公器,對是非道德,有責任維護,更不可...

  • 文章落魄詩人李商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羅俊文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李商隐 人物资料 诗词解读 学者观点 落魄诗人

    文·羅俊文迷樣生涯一聲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晚唐詩人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文宗開成二年進士,由於涉及「牛李黨爭」受冷落,當權派令狐家族認為他是忘恩負義,所以他流落江湖,寄食他人籬下做屬員度過貧乏的生涯。溯憶義山幼時,就為令狐楚收養,且與他兒子令狐絢同桌共硯讀書,成長後各奔前程。李商隱再宦途失意中走遍四川、嶺表、湘中及徐州等地。中年喪妻,久未續弦,而且情場亦多失意。『無題』詩是自他創始,自是有難言之衷,雖以男女之情表達心中鬱結,但有人卻猜想他字...

  • 文章中國回族史上獨一無二的翰林公哈銳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2、53期  作者:章越琴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哈锐 翰林院庶吉士 人物资料 历史资料 回族乡贤事迹

    哈銳(一八六二—一九三二),字銳庵,回族;祖籍福建。康熙初年其家西遷天水。哈銳十九歲入隴南書院,二十一歲鄕試中舉,三十一歲光緒壬辰科(一八九二年)會試。初戰吿捷成爲進士,又考入翰林院庶吉士,獲得了科舉場中很高的榮譽,成爲中國回族文化發展史上獨一無二的翰林公。一八九五年哈銳考試散館簽分刑部四川司主事不久,因母歿返里,守孝三年。當回京供職時正値「戊戌變法」與「庚子之變」。「戊戌變法」失敗後,哈銳的恩師翁同龢作爲光緒帝的師傅、智囊,被慈禧開缺回籍,哈銳由此也受...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