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挽联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且説陳炯明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百秀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陈炯明 叛变原因 人物评价 挽联

    陳炯明是一個人才,跟的人用的人都是曠代人龍。(他跟 國父革命,為 國父最得力幹部; 先總統蔣公是他粤軍總部的作戰科主任)假如 國父能抓緊他,他能跟定 國父又能善用 蔣公,則北伐統一大業,可能提早十年完成, 國父壽命也可能延長十年,我國必無三十八年大陸淪胥慘禍,世界共產黨徒,也絕不會如今日之猖獗,其裨益中華民族及全世界人類,關係何其重大!民國十一年六月十六日禍變,豈天意歟?!

  • 文章廣東聯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挽联集萃 挽联注释 人物介绍

    唯恐避之不及。未几蒋氏不欢而殁。当时台北各报,曾论载此事。好事者,提出联之上比如右;至今无人能对。此联难对之处,因两句均是成语,内嵌「徐贤乐」三字。上句出自南史后犯传下:梁元帝妃徐氏。下句出自孟子。如今用来,髣彿梁惠王询问孟子之口气,含有惊讶之意。因此十分不易找到相当之人物姓名与事实及成语以对之。(完)

  • 文章輓雷美春兄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0期  作者:朱心一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人物事略 人物悼念 挽联

    拓荒治北緬,誼屬同志,情如手足,斬棘披荆,相形復國雪恨,把臂還鄕昇平慶。請望著東臺,範式袍澤,惠及子弟,建館助學,那比病魔無情,傷春落木棟折悲。

  • 文章挽联撷萃

    来源期刊:《浦東》 第86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徐复人 挽联撷萃 人物评价 学者观点

    在复人先生灵堂中,哀额满梁,挽联盈壁,花圈花蓝满布堂前院外。其中有几则挽联,情深意挚,词工句嘉,爰录于后:一、徐夫人明霞女士挽联半世纪恩爱夫妻戮力持家辛勤创业方期晚境同娱天伦乐聚;四月余膏盲恶疾群医束手药石无灵嗟我此身独活茕孓无依。二、复老兰谱义兄盛礼约先生挽联:施惠齐鲍叔结义半世纪,弟侪曾祈其亦宏道;仗义鲁仲连交游遍天下,亲友皆盼复来人间。三、本会名誉理事长杨乃藩乡长挽联:爱国爱乡兴业育才彰素志;必忠必信推诚务实感知音。

  • 文章閱讀抒懷 讀遺作·倍思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李一榮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挽联类辑》 先夫遗作 人物抒怀

    先父哲西公,生前为亲友的丧事作了不少挽联,底稿因种种原因,大多散佚,仅存部份。晚年生活十分淸苦,但仍写诗作画,苦中求乐,并将仅有的底稿收集后修改誊写成册,名为《挽联类辑》。从先父留下挽联底稿看,字里行间留下反复修改的笔迹,可谓用心良苦,因时隔半个多世纪,笔迹模糊不淸,难以辨认,恐违先父原意,不便胡乱臆测,只好舍去,仅选百余副,按作者原编排目录付印,序言亦是原文,挽联分宗族、亲戚、师友、自挽、公挽五类,另付杂联计六类。先父的诗、书、画在鄕里较有名气,沭阳

  • 文章辛亥革命八十四周年 溫州永嘉楠溪江景區舉行徐定超遺著紀念集研討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徐賢修 徐章 甌銘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徐定超 文史资料 人物回忆 挽联祭文 辛亥革命

    今年是辛亥革命八十四周年,溫州永嘉縣特於八月下旬在浙南楠溪江景區鄭重舉行辛亥革命時溫州軍政分府都督徐定超誕生一五〇周年紀念與徐定超遺集定稿研討會。到會者有縣政府領導、各方代表、專家學者及徐公後裔等。徐公嫡孫國際著名數學家徐賢修在參加全國科學工業發展考察途中給大會寄來了謝詞。本刊總編輯近日亦正在家鄉,也即應邀專誠趕往參加,並一同訪問楓林鎮徐公故居和御史祠遺址。本刊現特選載有關這一有歷史意義活動的數篇文字,並此預祝徐公遺著與紀念集,迎著辛亥革命八十五周年紀念...

  • 文章懷念與哀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钱玉峰 人物追忆 《中岳文物》 悼词 挽联

    錢先生玉峰兄河南省登封巿大冶鎭揚子台人(該村現已規劃新密巿所轄),書香世家,依山臨水,地形起伏,風景絕佳,致學人名士輩出。幼從其叔敬山先生讀通五經四書,而中小學專科畢業。兄與余同邑歷代世交,於八年對日抗戰時,家鄉淪爲敵後,爲保全身家性命,結合鄉親進入山區,從事執械游擊戰,時受日寇匪僞襲擊,出生入死共甘共苦,未嘗一日或離。迨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播遷來台,重能相逢,誠迺喜出望外,兄才德兼備學驗卓越,余深受教益愛護有加,情同手足可謂亦師亦兄也。民國三十一年先叔...

  • 文章張季直夢徐樹錚誦詩哭輓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徐树铮 人物简介 往事回忆 张季直 挽联

    蕭縣徐樹錚將軍(公元一八八〇年二九二五年),字又錚,號鐵珊,年十三中秀才,十七歲補廩,有神童之譽。三十歲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明年回國,出任段祺瑞部參議,成為段氏之智囊。民國後,歷任國務院秘書長、陸軍部次長、蒙古籌邊使、西北邊防軍總司令等職。才華卓越,精明幹練,徐東海(世昌)當國時,為安福系策畫指揮,世稱小徐,以別於徐大總統也。民國九年,直皖戰後,段祺瑞息影津門,至民國十二年秋,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合作,段為臨時執政,委樹錚於十四年春,考察歐、美、及日本...

  • 文章視我亦友亦弟·憐君如痴如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魏良才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朱炎 人物交往 追思悼文 兄弟情谊 挽联

    负我而我不负人。」我自应南岭兄之邀进入中研院工作,至届龄退休,历时整整三十年。我之能在学术研究及行政工作历练上有任何小小的成绩,得力于南岭兄三十年间对我的提携与教诲甚多;因此,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特深。我迄今未曾为人作过挽联,因为不善此道。但在南岭兄去世后,我于悲痛之余,作了此生第一副,也可能是唯一的一副挽联。联曰:初识在异国,视我亦友亦弟,卅载知遇恩情难忘;永别于瞬间,怜君如痴如醉,两行热泪社稷常念。谨以此挽联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附注:本文有关朱炎教授

  • 文章悼張經史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戴毅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张经史 人物生平 挽联悼文 发展教育

    民国四十五年,丹平在董敎合作下,已由初中而增办高中,并且又在原校左方建成另一座美仑美奂的校舍,这座校舍名为「平民中小学」,并由前中华民国陈副总统辞修先生,亲为题字呢。我在楠榜丹平任校长,前后六年,在此期间,楠榜华侨书报社(主要人物为张汉涛、张经史先生)、中国国民党驻的鹿勿冻直属支部、楠榜垦亲社、靑建社、商联会,以及全楠榜各正义侨团,都曾积极支持我建校工作,眞是感激万分。所以我在印尼,一直都在楠榜工作,未他往。不料,到民国四十七年,苏加诺政府,封闭了所有正义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