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州文献》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文献录景印后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镜花缘》 李汝珍 海州文献录》

    现在文行出版社已将「海州文献录」重行付印问世,匆遽之间,且略述原委。在我求学时期,偶闻鄕前辈吴修五及章沦淸两先生,谈到海州过去的「文风」和一些文人的掌故,便神为之往。虽然是相近六十年前的事,但记忆犹新。例如吴老前辈谈到:一、凌廷堪(字次仲)这位经学大师,其祖及父均居于海州,其家便在伊卢山下(现在灌云县境)。因科擧时代,海州士人恐其占去本地有限名额,加以排斥;不得己乃用祖籍歙县。故世人均知其为皖省大儒,而不知其实为海州人士。二、沭阳刘古香女士,在淸代末季颇

  • 文章海州文献》功绩甚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内容广泛 读者感触

    海州地区具有数千年之悠久历史,有很多令人向往之名胜古蹟,出现很多历史名人,通过《海州文献》报导,扩大了读者之知识领域。海州地区之城鎭建设、交通开拓、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较诸过去,已有极大的变化,这些转变透过《海州文献》的介绍,使海峡两岸读者有所了解,文献功绩甚伟,値此发行百期之际,特撰文以志之。

  • 文章新年新希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来年期望 运营建议

    我曾经一再的强调「海州文献」,是我海州人所共有的文化资产,不但包括我旅台全体同鄕,也包括在大陆海属五县市全体同鄕。我们不要轻看这一本小册「海州文献」,里面有过去,有现在,也有未来;过去就是历史的记载,现在就是新闻的传播,未来就是前瞻性的展望。它的价値观,是把海州人的心,连系在一起,把海州人的精神,竖立成坚强堡垒,把海州的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再看一看在台湾所有出版的地方文献,大多数是以省为单位出版的文献,如江苏文献、河南文献、陕西文献等等。而以省内一个

  • 文章柏寒詩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陳柏寒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游台湾 咏北京辉煌 海州文献 周年颂

    ●咏旅游胜地台湾春花漫舞太平关,无限风光无数山。宝岛如今添锦绣,赢得华厦万人观。●咏北京辉煌阅兵甲子北京忙,军队貔貅迷彩装。素裹水兵丰姿美,铿锵一代女红妆。●《海州文献》创刊三十周年颂(竹枝词)潋灎粼粼江水平,隐隐闻到踏歌声。《海州》应是文山会,翰墨漂香一代贤。

  • 文章悼念徐繼泰將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文長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徐继泰 悼念组诗 海州文献

    一、大敌围城脱兔逃,将军枉负读兵韬,偸生纵说能长寿,那及徐公义节高。二、时穷节见是英雄,报国毁家百战功,敢掷头胪人几许,成仁只有一菱公。三、忠孝家声正义彰,贤能昆仲誉流芳,英名永列凌烟阁,众口碑传在故鄕。四、英雄无地可封侯,勋业难成志未酬,血泪全为家国洒,永和响水向东流。注:响水口为徐公就义地,故未用「灌水向东流」。题海州文献「冠首诗」海属人才积善献,州中名士尽风流,文章笔下生珠玉,献颂诗题事业收。

  • 文章海州文献」六一号读后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馬秉球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读后感 民族情感

    燃箕煮豆不同心,久別重逢兩淚淋。昔日相煎遺餘恨,今朝煙息倍相親。新猷堪酌天祥瑞,舊事已休人太平。五十四枝花競放,久分必合大家庭。註:五十四枝花——指中國有五十四個民族。

  • 文章沭陽城中模範學校校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毛善祥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校歌 模范学校

    海州文献十五卷三期(总五八号)一〇八页云台山人撰新县小学校歌,引导笔者回忆儿时就读城中模范学校时所唱的校歌,因时隔五十多年,半个世纪,如今单靠记忆所及,如有错处遗漏,盼望在台同鄕学长指正。就学时间是民国三十二、三年,地点是沭阳县第一区城内建陵鎭,校名是沭阳县立城中模范学校,有高、中、低年级十多班,笔者斯时就读四年级,在台学长有徐明、蒋奇英、童启发、陈岐兴、司桂云等人,在沭阳尙有方文烺、方尧成等人。歌词作者是晏典三校长,作曲者好像是敎音乐的曹老师,歌词勉励

  • 文章何谓文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文献之谈 名人言论

    昨日下午,接到「海州文献」第十七卷·第二期,正在兴高彩烈阅读之时,旧友张君问:「何谓文献」?一时答不上来,勉强说道:「文献,就是文献。」张君笑笑:「我知之矣!邵老,就是邵老」!因而联想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生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这几句古话。未免汗颜!无可奈何,祇好请敎哑师(辞源)寻到老根:「论语:『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也……』朱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某也不才,幼时也曾读过四书(大学

  • 文章庆祝文献百集 端赖三柱扛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 祝词 海州文献 周年纪念 成功之道

    和谁有仇,叫他办杂志。」这是文化出版界流传已久的「千古伤心读书人」的悲哀与无奈。海州文献季刊,既无资金,也无有力背景,甚至连一位专职人员都没有,居然能够昻然挺进二十五年的一百期,能说不是杂志界的「奇葩」?此一奇蹟,是「三柱扛鼎」的力量共同缔造的。所谓三柱:首柱是历任热心的义工,锲而不舍地在艰辛中咬牙苦撑,薪火相传。二柱为执著的投稿人,不断地奉献智力,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第三柱则是广大热心的读者群了。有如许可敬的鄕贤,才能孕育出如此可贵的「奇葩」。在可

  • 文章贈梁上燕社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赠燕社长 心连两岸 人物感谢

    海州文献一奇葩,淡淡淸香沁海涯。叶茂根深滋雨露,情眞意切话桑麻。心连两岸谊愈厚,梦绕三山景更佳。感谢义工勤奉献,丰功盛德誉家家。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