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我在一九四九年秋上了小学,学期内认识了阿拉伯和中文数字。寒假中,常到邻居染坊去玩,发现染坊的帐簿上不使用我认识的两种方法记数,写着怪怪的笔划。悄悄的拿过来仔细辨认,看了半天也不知子丑寅卯。因年幼胆小不敢询问大人,只好在心里暗暗地系上个不解的「结」。乡村集镇有十天逢四集的规矩,父亲在逢集日是粮行的记帐先生。读小学三年级时,有个星期日的上午到他那里去玩,站在父亲身后看他用毛笔记帐。报上来的斛、升、合数量,在他笔下写的和染坊记帐的数字写法完全一样,我又是不认识
师傅的同行,地方头目等人,吃完酒后才举行收徒仪式。举办收徒仪式非常慎重,都有「内行人」参加,即便是地方头目也都请其回避。首由「执笔师」代笔为求艺者写好「关书」(亦称贴子)。关书上写上徒弟的姓名、住址、祖宗三代的名字以及表示在学艺中遵守规矩的态度等。然后由「引进师」(介绍人)、「保领师」(担保人)在关书上划「十」字(相当于现在的签字)。这时,房屋内的供桌上立了三个牌位:一个是「天地君亲师」,一个是「鲁班老祖」,一个是师傅已故的传艺前辈的名字。满屋香烟缭绕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61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