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北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現代英國的迷思與建設鏡鑑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9期  作者:鄭隆炎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英国 西北 建设借鉴

    广袤无垠的西北疆土,美丽无瑕的锦绣山河,抬头如在白云之端,俯视则藐视天下,悠悠苍天,心情豪放,有挽天下推动山河之英雄壮志,我们伟大的西北高原,高原中有平原,平原中有山川,荒原中有绿洲,绿洲之中有春色,在中国的文化成长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蕴育出壮丽的中华文化,汉唐英烈,是以傲视世界各地文明,我因少年行伍之关系,踏遍了西北江山,所见所闻,深悉西北疆域之实情,我的生命亦诞生在关中平原,生于斯土,爱我故鄕,虽然别离故鄕,已三十有八年矣,但对故鄕不能忘怀,随时

  • 文章伟大的西北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蔣經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西北风情 抗日战争 西北民风 个人回忆 建设西北

    潼关撞关车·民风朴厚西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到了,但是,西北在什么地方呢?那里离我们有多少远呢?我们除了在地图上看到西北角上的那几块有颜色的图画外,就从来没有人去仔细研究那些地方。过去,我们又听到说过重庆,祇知道重庆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远得差不多不能到达,至于西安、蔺州、安西那些地方,在我们的梦想中,是比外国还辽远了。当然,更没有人去计算他的路程,或则,想跑到那样远得不可捉摸的边疆上去。是的,我们的祖国,是太辽阔广大了,我们财产,是太丰饶了。但是

  • 文章戰時奔波陜甘寧蒙綏憶話(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西北生活 骆驼 往事回忆

    产米区,吴忠堡,就在这片极富江南情调的东北角上。我对这地方很欣赏,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和家鄕一样,生活习惯、言谈和口音与家鄕无二,家鄕把洋火叫取灯,这里也把洋火叫取灯,就是住的房子不同。这里的建筑物,不,整个大西北的建筑物,或窰或屋,都是沿习中东风格,土墙平顶,受灰尘感染,看起来都是土土的,很像在电视新闻中所见中东的村落格调,吴忠堡如此,我们陕北又何常不是如此呢?西北的用水及生活槪况水:在我国西北各省,可说是身价不同,不唯草地奇缺,就是秦岭正北或偏西各地,都较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左世允 西北交通 马占山 架窝子 花杆

    行在陕西陕西为进入大西北之门户,亦为开启西北交通风范之先声,由于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不同的原故,中原或东南各地行的种类,自这里开始起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我们还是自北向南,把陕西各地的行脚,分别向大家介绍,整体来说,大部份的行程都是徒步,陕北地区由于比较闭塞,所以有许多人还不知道车辆为何物,连最起码的自行车都未见过,记得在抗战期间,住于楡林的廿二军,军长左世允先生,自西安给儿子买了辆足踏车,由飞机运去楡林,也自能在街上或操场程骑着玩,也发挥不了交通运输的功能

  • 文章中国历史上五次开发大西北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4、65期  作者:楊重琦 王文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开发大西北 回顾五次开发历程 历史资料

    西北的问题,历来是事关国家安危,疆土统一的大问题。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什么时候重视西北或者西北地区国泰民安,那个时候的中国就出现国力强盛,民族团结,兴旺昌盛的景象。因此,中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大西北。温故而知新也,我们今天回顾历史上五次大开发西北,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天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第一次开发 移民实边 张骞「凿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其统治,于公元前二一五年派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北伐匈奴,收复河套以南之地,并采取了两项重要的决策

  • 文章西北的铁路建设让「丝路」换了新颜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隴上人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西北铁路建设 历史回顾 固沙造林

    以兰州为中心的八千四百多公里铁路网,给甘肃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铁路送进甘肃的,除了建设物资和工业设备之外,还有新技术和新思想,因而使人们大开眼界,敢于尝试创新,进行改天换地的建设。大西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它繁衍了中华儿女,养育了炎黄子孙。追溯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大西北开始的。两千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开拓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这条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友好交往、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的纽带,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穿越

  • 文章人定勝天!人進沙退甘峽寧沙漠技術一流成效輝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黃子琛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西北防少固沙 成果显著 治沙事业

    沙地经过改造和利用后,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各项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始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统称三北)地区,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3%,占全世界沙漠面积的11.4%。因此,我国也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治沙工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国起步较晚,从五十年代,才开始大规模进行沙漠考察,中共中国科学院于一九五九年,建立了治沙队,调动近千名科技人员,浩浩荡荡

  • 文章甘肅美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高平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甘肃风景 西北特产 塞外风情

    西北的重工业城市,随着西部的开发,在新的欧亚大陆桥上,必将放射出绚丽的光芒。媲美桂林山水的刘家峡风景工业发展之果,有赖于能源开发之花,甘肃的能源优势,相当之大,举足轻重的煤矿有阿干、窑街、山丹、安口;而水利发电的装机容量已达二百多万千瓦。人们都知道长江三峡,大槪不知道黄河三峡吧?那就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它已经成为甘肃省三座水电站的名字,它们把黄河上游的落差,转换为日夜不息的光华。在陇南,大山之中,白龙江上,也建成了碧口水电厂。甘肃的电力,还支援了邻省

  • 文章阎锡山与西北炼钢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李泓/趙謙受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西北炼钢厂 建厂史

    钢材,大多依靠进口,漂洋过海长途航运,价格十分昻贵。因此,阎锡山在制订《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时,即将建设从采矿、炼焦、炼铁、炼钢到轧钢的联合炼钢厂列为重点工程,决意筹建炼钢厂。筹备一九三二年一月,西北实业公司筹备处成立,同年六月又成立了炼钢编纂委员会(即炼钢筹备委员会),从太原,阳泉各工厂抽调曾留学欧美日本的冶金技术专家担任委员,郑恩三、董登山、张益卿、唐敬亭、赵铮和柴九思六人为执行委员。委员会初在省政府前院东楼办公,在阎阳山亲自主持下每周开会二次,讨论

  • 文章民国时期山西的西北实业公司(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景占魁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西北实业 发展历程 地方建设

    一、造产救国、应时而生—西北实业公司的成立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侵略的步伐。为了挽救危亡,一九三二年二月廿七日正式出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主持山西、绥远两省军政的阎锡山,于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向国民党中央四届二中全会提交了一个《请政府及时确定十年自强计划案》,在此案中首先提出了「自强救国」的主张,阐述了制定「十年自强计划案」的必要性。其时,还在阎锡山于一九三〇年的中原大战失败后避居大连期间,就对中国如何「图强自存」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