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拾穗(二六)農業槪況——稻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7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5-12-15
    关键字: 早稻 豆饼 晚稻

    有籼稻糯稻两类,籼稻之米俗称籼米,性不黏而早熟,糯稻之米称之为糯米,性最黏较晚熟,籼稻与糯稻在秧苗时之色泽亦不一样,籼稻秧之草绿色泽较淡,糯稻秧之草绿色泽较浓,虽均系在梅雨季节揷秧,但农家均先揷籼稻秧后揷糯稻秧。籼稻以稻粒之大小言,有细子籼与粗子籼之分,以稻壳之色泽言,有红、白、黄籼之分,以成熟之时间言,又有早稻与晚稻之分,同时晚稻米性软不出饭吃水量少,早稻米性较硬,吃水量大出饭多,不过凡属籼米,均是白色,虽亦偶杂有红色者,亦仅是米之外皮而已,而米粒

  • 文章中国独立完成水基因测序对提高稻米品质产量具重大意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水稻基因 遗传密码 增进 水稻产量 科学

    由大陆科学家独力完成的水基因草图,登上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封面。此次公布的水基因草图,不仅是第一项农作物基因测序的成果,更对增进粮食产量的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新华网报导,四月五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这项水基因草图研究发现为封面故事。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副主任刘斯齐,率领杭州、上海、长沙和西安等地共十一所研究机构近百名研究人员进行。研究论文公布了覆蓋水基因组百分之九十二的草图,显示籼稻基因组共

  • 文章欣聞本年稻作豐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农收 新闻报道 施肥 产量

    长江南北岸,春后满畴;大都年一刈,炎区或再收。及来宝岛上,再收常在眸;有时诸美备,三收若可求。适间闻广播,首批乐童叟:『实植较计画,公顷两万浮。每穂曩百粒,今兹数转稠;单位产量溥,施肥术亦优。竞赛办法揭,无息贷款赒;保证价格购,田家慰锄耰;预忖次期讫,县市起欢讴。』又据日报载:『熟季灾免虫害瘳,岁入二百七十万吨应无忧,丰溢回顾有此不?』人恼粮荒我余糇,民富国强众愿酬,尚复孜孜改进谋。大陆饥溺久咿嘎,救苦除暴理从头!

  • 文章憶南橫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黃冰玉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南横 隧道 大峽谷

    上方是云,下方也有云,如同在云上俯看云海,比平望更奇,仿佛自己是神仙,飘向旷谷。由利到天龙桥,这十公里的路程,成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湾,起端是利,中间的顶点是利桥,终端是天龙桥。关山连峰,在这一段的中央山脉,构成一条像万里长城的大断崖,屏立在上,但它向东,似有许多山峰连互,并连而下,在山棱与山棱之间,就发育了许多高山溪流,成立扇形的奔流直下;八条合为四条,四条合为二条,再二条合为一条,最后昂首摆尾,碰山穿崖而出,奔入利桥下,这一段山地的岩层相当坚硬

  • 文章金门雨期水硏究栽培成功可供大陆沿海引进增产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趙荷生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金门雨期水稻 栽培 大陆引进 水稻增产

    在此专述金门水,新品种之引进及田间试验所得辉煌成果,包括一年一期及一年两期作。金门岛屿原隶属我大陆福建省,自政府迁至台湾宝岛复兴基地,先总统 蒋公乃将此金门战地划作实行三民主义模范县,政府除各界竭力支援物质及技术外,更做了些农业田间试验示范业务,就当地农业生产种类及引进新品种,如旱地作物甘藷、高梁玉米、大麦、小麦、豆类、花生及蔬菜类果树树苗,均曾配合当地农林机构,从事试验示范并进行推广。金门早已绿化成功果地亦颇具成果。本文作者前在金门间断花费四年时间,根据

  • 文章武进麦育种场科技富农成绩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8期  出版时间:2004-06-25
    关键字: 麦育种 农业开发区 后季 武育粳 香血糯 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位于农业开发区的武进麦育种场三十年培育水新品三十个,累计推广面积一.八九亿亩,增产稻谷一二〇亿公斤左右,增加社会效益八十多亿元,在向科技要效益、致富农民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武进麦育种场于一九七三年建立,该场科技人员结合实际,以杂交育种为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品种选育,先后育成水新品种三十个,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成果最早的有复虹糯六号,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炮打响,在江、浙、皖、沪等省市作为后季当家品种,累计种植面积六〇〇多万亩,在后季

  • 文章樂清三新農業試驗場喜慶豐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徐山雨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三新农业试验场 水稻栽培 丰收 农业

    据悉:由中国农业交流协会和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联手组成的乐清市《三新农业试验场》,机械化栽培水获得丰收。五〇〇亩双季平均亩收超过八〇〇公斤。该农业试验场是中国农业交流协会与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共同支持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项目试验基地。座落在三面环山,一面环海,气候温和,水陆交通便利的南岸村。今春,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派农业专家来温考察我市农业投资环境,洽谈农业合作项目。受到了温州市狄副市长亲切会见。经为期四天的实地考察、论证,选准

  • 文章温州绿肥“满江红”——降低水生产成本并可提高产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林秉東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绿肥 水稻 农业生产 国际贸易

    ㈠空气中之「氮」是取之不尽的农业资源『满江红』原产美洲,它的英文名字为Fern-AlgaSystem,其外貌如照片一,由蕨与藻合组而成,蕨叶有小穴,空内含有念珠藻,此藻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与蕨共生,它枯死后,腐化成为绿肥,『满江红』所含的氮比一般绿肥高五倍余。蓄养此小植物作水的肥料,其稻谷收获量比用其他肥料之田大幅提升。浙江省温州有蓄养『满江红』的专业农友,于小满节前后,农们自专业蓄『满江红』者购入此小植物作种苗而与稻秧共植,大量繁植于稻株之间。吾国

  • 文章談戶外運動——遊北中南三條「横貫公路」回來(續一〇八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3期  作者:馬靜齋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横贯公路 台湾 哑口山庄 栗园

    之巧妙。经过「五线谱」大家就叫「摩天岭」已到。是处原为日据时代的砲兵阵地,依稀可想当年炽盛火网中越堑壕,撑天拖地的威风。从「摩天岭」经过「利」山村,一丛丛松篁拱衞,竹树萧萧,又一景色是平畴阡陌交织,浩荡一片稻田,点缀多少人家,眞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房屋像棋盘上棋子,井然有序被包围在绿色田园中。「利村」属台东原是山坡上一块宽广的平台,上有高山,下濒陡壁新武吕溪。据说山区此种地形不多见。行行重行行,到一三八公里时折向小径。非常陡削,由标高一千多公尺突降

  • 文章浙江省麦硏究改进事业施政记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农业 麦研究 优良品种 栽培技术

    小麦之需要量与年俱增。全省稻米之生产,除人口较多及多山之南部县份外,太湖沿岸以及旧杭、嘉、湖、宁、绍、金、衢等府属县份每年除自给外而多有余,堪供水田少、人口多及瓯江上游诸山区县份居民之食、并以运售外销。小麦则因生长期与水生长期有冲突,大部以旱地为主要种植地区,绝少以水田种植小麦,稻谷为水田种植主要作物、其他杂粮则为旱地之主要种植作物,小麦因种植面积少,而亦不被人们视为必要食粮,全省每年所生产,不足自给,须求之外来。数千年来,以农立国,农民几占总人口百分之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