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福建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建与浙赣粤三省之关系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福建 省间关系 交通 特产

    福建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为紧接之邻省,浙江居其北,江西位其西北,广东则连其西南。各省间,不特于地理上齿牙相错,关系复杂,而对于交通,经济、人事等之关联,尤为密切。因之常有相互之利害存于其间。而是非好恶亦从而生焉。兹就历代福建与该三省接触所发生之事件,择要分列于左,藉以明了其关系之情形:甲、福建与浙江之关系一、闽浙联治福建与浙江两省,本为兄弟之邦,在相邻之三省中,其关系最为密切,相互间所发生之事件亦最多。且两省之土地既皆狭窄,而境内平静,政事不繁,昔日

  • 文章理學名邦——延平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李孔鋭·方煥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福建延平 城市简介 区位优势

    延平位於福建省北部,處閩江上游建溪、沙溪、富屯溪匯合處。其建縣於東漢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是全省最早見載的五縣之一。一九五六年設南平市,一九九五年一月撤市設延平區。延平區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主要風景有茫蕩山、九峰山、溪源峽谷、石佛山、古道三千八百坎和明翠閣、開平寺等。歷史上延平以「理學名邦」蜚聲海内外,北宋時期即「獨先天下興州學」,閩學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曾在此著書立學,黄巢、宋慈、韓世忠、辛棄疾、李綱、文天祥、海瑞、鄭成功等曾在此建功立業。...

  • 文章鳳梨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凤梨 哥伦布 台湾 福建 经济发展

    二百五十年前由福建漳州移来,称为在来种,品质已经退化。嗣又由夏威夷及婆罗洲输入新品种,称为改良种,是优良的制罐原料。还有一种是本省育成的台农种,果肉异常鲜美可口,宜于生食。凤梨生长的形状品味,「台湾志略」有极生动的描述:「黄梨实生于丛心,味甘而有微酸,叶攒簇参差,如凤尾,皮隆起如麟,故又称凤梨,盛以瓷盘,其香满室。」栽培凤梨,以缓倾斜的丘陵地带砾质土壤最为适宜。本省北部因冬季天寒,不宜于种植,中南部气候风土甚适于此种植物的生长,为主要产地。它的栽培期在每年八月至

  • 文章從中原到台灣移民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蔡天來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台湾移民史 民族融合 福建广东移民

    我们的先祖遗民来台湾的原因:系中原动乱及人口压力,因人之常情乃厌恶动乱,喜爱太平安逸。中国大陆,历来多有大动乱,加上台湾早有「台湾好趁食(谋食)」,「台湾钱,淹脚目(脚踝)」的美景脍炙人口,自然成为避乱的好去处。人口压力:因大动乱固然引起人口迁移,但是太平盛世却引发人口增加,人多则穷,人民生活又陷于困苦。在人口压力中,福建、广东两省因境内多丘陵,人口压力最大,我们的先人向台湾移民,自然最多。在台湾的移民:荷兰人入侵台湾以前,台湾已渐形成汉人村落。当时台湾

  • 文章長行呢絨及西服月中心 由林曉東鄉親主其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福建月刊停刊 布匹经营 西服中心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十五年前发行的福建月刋,因不堪长期亏累而被迫停刋,原发行人林晓东鄕亲(第二代同安人氏),近在台北市创设「长行呢绒有限公司」,并经营西装中心。按该公司经售进口毛料及国内各大毛织厂商出品之呢绒布匹,并设立西服中心,一流技师裁制,式样新颖,手工细腻,技术超群。林晓东鄕亲表示,凡闽南鄕亲(含河洛语系鄕亲)赐顾,祇要提起是晋江杂志的读者,特别克己。欢迎鄕亲们,光临指导。长行呢绒公司及西服中心,设在台北市塔城街三十七号,电话五二二四九〇〇号。

  • 文章飛行在鷺島上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福建厦门 厦门国际机场通航 乡情

    作者:曾任廈門市文化局長,現已退休,其近著有「異國遊蹤」、「神州旅情」……等書。

  • 文章故鄕行

    来源期刊:《連聲》 第11期  作者:吳振彬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故乡 福建连城 香菇 交通桥梁

    ㈠华侨捐资兴学·连邑人才辈出我的故鄕福建连城,为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虽然是个偏僻的城市,文风兴盛,人才辈出,读书人好学不倦发愤图强的精神依然如故,过去曾出任县长十人,身为将官阶级者亦有十人。更有我邑已故华侨周仰云陈祝三两位鄕长早岁出国茹苦含辛,海外经商致富,他们对家鄕之贡献有口皆碑,现今一中前身明耻中学即为周仰云先生独资兴办,在台同鄕多人为该校培植之学生,受益非浅。他们捐款济助公益事业,莫不慷慨输将,乐善好施,邑人迄不忘怀,回忆往事,令人感动

  • 文章两岸农业交流 福建最多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福建 台商 蔬菜种植 农业 水果 花卉 投资

    福建是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最多地区,目前在闽省投资农业的台商有一千五百多家,投资金额近十亿美元。而福建省也可说是目前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最多与最频繁的地区,不可讳言,福建已在两岸农业合作声中取得先机,而在交流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也可做未来推展两岸农业交往的参考东山向台商招手地处亚热带的福建漳州市,农业生态环境和台湾相近,有福建的「乌克兰」之称,与台湾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漳州市的龙海、东田、云霄、漳浦、南靖等县市,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主要目标地区。而东山湾

  • 文章漳浦山海田的綜合開發擴大與台灣的農技合作台商發財 漳浦發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7  作者:蔡慕忠 蔡一生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福建漳浦 区位优势 闽台农业合作 发展策略 综合开发

    作者:蔡慕忠、現任漳浦縣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蔡一生現任農業局辦公廳主任。

  • 文章泉州兩宋三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2  作者:劉浩然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福建泉州 两宋石桥 文物简介

    洛陽江萬安橋素有「海内外第一橋」之譽稱,並列居我國古代橋梁史上第三位之尊,它位於歷史文化泉州市鯉城區東北郊二十里處之洛陽江上。一橋橫架,南北貫通。利濟行人,已歷千年。系是泉州古城重要名勝古蹟。列省級首批文物,現爲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遊人如織,絡繹不絶。思吾閩乃濱海丘陵之地,山巒重疊,江河湍急。爲求行旅交通之便,古人因地取材、甃石架梁、興築無數石橋、形制各異、體式繁多。特别閩中一帶,橋梁更多。單是有宋一代,即有二百餘座之數。故有「閩中橋梁甲天下」之譽...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