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睢宁县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睢甯概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文獻會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睢宁县 地理沿革 交通教育 物产风俗

    六区境内有峰山,在县西六十五里,淤黄河南岸,旧以峰、太龙、虎四山名风虎山,太山南顶有太山庙及周忠武公庙、山出五色石似玉。鲤鱼山在峰东北里许之淤黄河中,山形如鱼、宛似游于水中故名,明归有光尝为诗吟咏,载于县志。七区境内名山较多,(1)英公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有砦,因山东南麓有唐李英公墓故名。在英公山南二里东南曰白山又东曰红山故名(2)花山。(3)寿鹿山在英公山东北三里。(4)黄山在寿鹿山东三里,山腰有黄华洞可容数十人,又名黄石洞、黄华洞在山西北麓,昔黄石公曾隐此

  • 文章睢寧——孝義之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7-09-10
    关键字: 睢宁县 睢水 睢宁历史 语言风俗 挂剑台 王祥墓 柴王车辙

    的房舍。市肆在南关大街,茶食店里所精制的中式点心,寸金与胶切,远近驰名。全城除去政府机关学校外,便是悠闲的市民住宅。靑石板舖成的街道,二把手的红车子,走在上面各登各登的响着,这种响声,好像自公元一世纪到二十世纪,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睢宁的名称,根据睢水而来。古代睢水发源于河南省的杞县,本属浪荡渠的支津。由此经宁陵、商丘、夏邑、永城东流,入江苏省境的萧县,越过安徽省的宿县、灵壁,再入江苏省境,到睢宁县南,流入泗水为止。宋朝黄河泛滥,改道江苏入海后,睢水故道,被黄河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