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由来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冠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郭金良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桂林冠岩 由来传说 旅游攻略

    在桂林南面的灕江岸邊有一個岩洞,叫冠岩。傳說從前這裡有一座峰頂很尖的高山,山前沒有深岩,山後也沒有石洞。後來,山頂上的尖尖忽然不見了,端端正正地像戴上了頂紫金冠。打這以後,山前有好幾丈高的岩:山後有好幾百里深的洞。這是怎麼回事呢?得從湖南說起。早先,湖南湘江道州有座石山,山的窟窿裡臥著一條飛龍。飛龍的力氣大得出奇。它嘴巴一張,滿江的船隻就要被吹翻:它尾巴一掃,兩岸的莊稼,就要像砍樹一樣被推倒。老百姓被這條飛龍害得很苦,日夜盼望有人來爲他們除害。道州河上游...

  • 文章都江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都江堰 成都平原 岷江 由来

    成都平原的西邊,平地盡處,岷山山脈的大山羣突然隆起,高峯插天,危崖聳翠,雄偉奇秀,兼而有之。岷江從羣山中冲瀉出來,「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不亞於西陵峽口。風光明媚,史蹟輝煌。岷江到達成都平原以後,爲地形所迫,順勢向南急冲,當然容易氾濫成災,同時,整個成都平原得不到岷江的水利,更爲可惜。東周戰國時代(不是秦朝),秦國的蜀郡太守李冰想開一條河,把岷江一半的水分向東北流去,灌漑整個成都平原。但他理想中的新開河,循虎頭崖而下,約二里許,在今天灌縣城的西南角下...

  • 文章從郵戳談山西河曲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邮戳 河曲 相关评价 河曲由来

    我國以河曲爲名之地有二,均在山西。一爲春秋時代者,左傳文公十二年,晉人秦人戰於河曲注:在河東蒲坂縣南,蒲坂故城在今山西永濟縣。黄河自永濟折而東流,入芮城縣境,謂之河曲。另一位晉西北境,介於晉、秦、綏三省之間,是爲河曲縣,金置,元省,明復置。故城在今山西河曲縣東南七十華里,淸移今治,屬山西保德州。民初屬山西雁門道。查黄河於綏遠省托克托縣,突然南流,穿長城,經偏關,又向西流,旋迂廻而東,繞河曲縣城,復行南下,形成一橫U字形,河曲縣因此得名。河曲瀕黄河東岸,隔...

  • 文章漫談北京的「胡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北京胡同 胡同由来 胡同命名

    『胡同」的釋義「胡同」一詞,是蒙古語。原字是「衚衕」;其意思是「水井」。蓋因從前北京民眾生活用水,都是井水。水井就設在兩排四合院之間的小巷內,民眾就把水井所在的小巷,稱爲「衚衕」,以後簡稱爲「胡同」。一直沿用至今。北京城區當年建都時,就擬定了全城總的規劃:以皇城爲中心,周邊大街小巷,平行或垂直,建造了不少民房,京城像個大棋盤。明朝修建北京城時,又依據經緯相交的交通網路兩側,增建了許多房屋,出現了許多大街小巷,如同南方的「弄堂」,北方卻謂之「胡同」。『胡同...

  • 文章泛談綠殼(眉毛)船與綠殼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9、10期  作者:傳良 出版时间:2015-10-10
    关键字: 绿壳船 绿壳 海盗 命名由来

    浙江沿海和舟山群島是處於東海邊綠和海洋包圍之中,自古以來當地人民日常生活離不開船隻,船舶是人們一種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也是漁民出海捕撈作業的謀生用具。而浙東的寧波和舟山海港自古以來以造船業發達著名;這在七千年以上歷史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小型船槳得以表明,可以從中遐想先民老早應用船隻了。最早漁船出現在浙東明州(寧波)、舟山一帶,新石器時期,河姆渡人「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山與大陸之間已有獨木小舟往返;到了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海島人用木頭或竹子製成很簡陋的「...

  • 文章故都南京簡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南京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交通便捷

    南京古属禹贡扬州之地,战国时代属楚,楚威王见此处有王气,遂埋金予以镇压,称「金陵邑」。三国时代,孙权在南京建都,筑石头城,时称「建业」,是南京作国都创始。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都在这里建都,称「建康」。隋唐时代,先后改称「蒋州」「丹阳郡」「金陵」「白下」「江宁」及「金陵府」,南唐在这里建都,改名「江宁府」。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于洪武元年定都南京,称「应天府」。明成祖迁都燕京,改应天府为南京,此即南京名称之由来。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乃扩大城垣,东达钟山

  • 文章鄉土史話 徽州碼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徽州码 记账规矩 历史传播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

    我在一九四九年秋上了小學,學期內認識了阿拉伯和中文數字。寒假中,常到鄰居染坊去玩,發現染坊的帳簿上不使用我認識的兩種方法記數,寫著怪怪的筆劃。悄悄的拿過來仔細辨認,看了半天也不知子丑寅卯。因年幼膽小不敢詢問大人,只好在心裡暗暗地繫上個不解的「結」。鄉村集鎮有十天逢四集的規矩,父親在逢集日是糧行的記帳先生。讀小學三年級時,有個星期日的上午到他那裡去玩,站在父親身後看他用毛筆記帳。報上來的斛、升、合數量,在他筆下寫的和染坊記帳的數字寫法完全一樣,我又是不認識...

  • 文章沁陽簡介(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沁阳由来 乡土文物 水利工程 名胜古迹 思乡

    淸之何瑞(沁阳)李棠阶(沁阳)毛昶(武陟)等,或系王侯将相,或系忠臣孝子、或系硕儒贤士,或系侠义英雄,均为照耀史册,永垂不朽之人物,缅怀鄕贤,实不禁家园故土之思!二沁阳之历史沿革沁阳原称河内,为旧怀庆府之首邑,府治即设在沁阳城内,故至今仍有府衙县衙旧址,民初废府后,以县城濒临沁河南岸,故改河内为沁阳。本县之由来,渊源甚久,兹简述如次:一、夏—属冀州覃怀地,按古河内郡有怀县,盖覃怀二字,共为一地,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北岸沁阳县及其左右一带地。(见辞海)。二、商

  • 文章雲梯·雲梯關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云梯关 演化过程 名称由来 史料考证

    清朝康熙時,河督靳輔在《開闢河口》書中說:「雲梯關者,不知起自何時,乃黃淮二瀆所由入海者也。往時,關外即海。」雲梯和雲梯關的形成以及始稱此說並無定論。《廟灣志》記載:「宋元之前,關當淮河之中,以後沙堆東漲,有土套十餘,形若雲梯,故名雲梯關。」此說較前明確了些,但仍有籠統之嫌。根據黃、淮河的歷史情況以及滄海桑田的變化,雲梯關有一個地貌逐步演化的過程,名稱的確立,也有循序漸進的特殊原因。淮水爲古四瀆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夏禹「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出於...

  • 文章華北新城石家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志增 梁容紅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石家庄 名称由来 工业发达 交通发达 蒸蒸日上

    編者按:本文取自河北省冀台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劉志增先生惠寄一本「中原攬勝」,請「河北、平、津文獻」任選刊行,沒閲讀過該書的不知其内容之豐富程度,對中原勝景,篇篇可讀,而文獻篇幅有限,本期僅能擇一而刊,以饗愛護本刊之鄉親;「華北新城石家莊」,河北省會怎麼在一個莊子裡,豈不知此莊有二百六十八萬多人,面積也有三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呢!其他篇目也都很値得一讀,待以後分期逐篇介紹。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