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产交通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風物憶當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澍霖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大埔名胜 大埔习俗 物产交通 家族世系

    甘泉记以记其事,并在井旁立碑以垂纪念云。吾鄕物产吾鄕耕地甚少,且多旱田,故物产不多,食米尤不足以自给,旱田宜种杂粮,如玉蜀黍、蕃藷、萝卜、菸叶、小麦及蔬菜之属,吾鄕均有出产,而以萝卜,菸叶为大宗。每届农历十一月,萝卜大熟,鄕民即在草坪上,搭木架,陈竹筐,并携同各项应用器具,以土法制萝卜丝,隆冬天寒,北风怒吹,每使人肌肤为裂,而制萝卜丝则必在此时,否则制成之萝卜丝易腐,而无法外销。至菸叶,产制亦至为辛苦,菸叶下种后,必须时时施肥浇水,始易于生长,俟其枝叶繁茂后

  • 文章任邱縣簡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高博仁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任丘市 概况 交通 教育 物产 工业

    公厘)人口则以汉族为主,业农,囘人数目甚微,多经商。人口密度,每方里二五〇——四〇〇人,交通发达平原辽濶物产丰富,为一河北优良之地区,谨将交通、教育、物产、工商业等分述如左:交通㈠电信:①电报直隶(河北)电报始于光緖五年,清末任邱仍无专局,仅赖河间、马厂诸县传递,民国成立,始设局一所,三十三年以营业不良,暂吿取消,由任邱兴业面粉公司代办,廿四年恢复迄今仍故。②电话:任邱电话肇始年用,自津保干线完成,始形发达,民十七年遍布全县,现则重要村鎭莫不架设矣。㈡邮政

  • 文章沁陽簡介(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沁阳 物产 交通 风俗 战略要冲

    者,为数不多,而公私费出国留学者,更属少而又少。三十八年政府播迁来台,政治修明,敎育发达,我县子弟得能接受高等敎育,且多留学国外,他日续修县志,必能嫓美先贤,放一异彩也。七、物产富饶本县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惟因人稠地窄,仍不能充分自给,兹将本县各种物产,介绍于后:一、农作物—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生产,如大麦、小麦(另有玉麦、和尙头等品种)高梁(俗称红茭草)玉菽黍(俗称玉茭草及玉米,有黄、白、红等色)谷子(俗称小米)荞麦、黄豆(亦有黑色者,多作饲料)靑豆、绿豆、小豆(颗粒

  • 文章訪昭通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申慶壁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昭通 游记 汉碑 交通地位 风土物产

    士稚闻鸡志愿达。同学少年余硕果,横经旧舍种蔷薇。阳春一曲今谁和,大息当前燕子飞。两次回鎭雄,当年结伴同经昭通的,未遇一人,今日重临,细味此诗不禁唏嘘!……刊于今日中国二七四期滇川黔交通枢纽——昭通的今昔〈昭通地区文化资源丰富〉鉴于台湾海峡两岸的沟通、文化交流,最为重要。因此,这一次回鄕的行动,较偏重于文教访问。照中共的政治区划,我的家鄕鎭雄县,是属于昭通地区,地区的专员公署所在地,是昭通市。这里向来是滇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在短促的时间中,仍有昭通

  • 文章甘肅地理槪況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甘肃地理概况 人文物产 交通要地

    语言习俗皆同,浑厚温和,甘于勤苦,勇于任事。藏人笃信喇嘛敎。汉人通行北方官话,藏人沿用其方言,亦解汉语。物产山中野兽有狐狼熊虎鹿麝猁等,西北部盛行畜牧,家畜有马牛羊豕及骆驼。农产有小麦高粱豌豆及玉蜀黍之类,种于山间梯田及溶雪灌漑之区,以烟草为特产,兰州水烟,全国闻名。药材遍地皆是,有「药材鄕」之称,陇南徽成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物宜人有「盆地」,「粮仓」之称。林木以松柏为多,山间有天然林场。矿产首推石油,油苗分布既广且旺,煤田蕴藏祁连山区。党河流域藏金

  • 文章臨川概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廖光華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临川 历史沿革 疆域 地理位置 教育事业 交通 物产

    临川廖光华一、前言临川旧为抚州府治,大陆沦陷前,属第七行政区,为一等一级大县。不仅地处要冲,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尤其人文发达,代出贤能,而随政府来台之军公敎各界人士,更为数众多,谨就有关资料,分别予以简介。二、沿革临川古扬州地,秦分置属九江郡,淮南王置豫章郡,地属南城县,东汉和帝永元八年,(西元九六年)分南城县西北境,置临汝县,临川之为县始此,三国属吴之豫章,并以其东部分置临川郡,(临川名称始此)晋、宋、齐、梁、陈各因之,隋文帝开皇九年(西元五八九年)平

  • 文章故鄕的囘憶——永興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李名聰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故乡 永兴县 历史沿革 乡镇区域 教育 交通物产

    司。由此汽车火车、辐辏并驰。上通广州,下达武汉,商旅往还,极为便利。六、物产方面 本县素多煤矿,尤以沿便江东西两岸地带,蕴藏更丰。除规较大,远近驰名之鼎新、裕湘、高亭三大煤矿公司之外。其他大小开采之矿场及公司,约在两百家以上。此外如茶油、桐油、及杉、竹等木材,亦属大宗出产,自交通事业发达之后,舟车畅通,地方经济亦因而日趋繁荣焉。以上所记,因其多系民国成立以后递嬗经过情形,手中并无参考资料,仅凭个人记忆,不免挂一漏万。惟思**窃据大陆,在暴政横施摧残之下

  • 文章江蘇省各縣巿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6期  作者:黃體潤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丰县 地理沿革 物产风俗 交通经济

    郭集、宋集、皆跨山东单县界,赵庄距治十二公里,商业兴盛,为境内巨鎭。北有常店、义成寨、万安寨、永安寨、巩固寨、中田寨、王庄、杜庄、永淸寨、黄集诸鎭。东北有郑里集、史寨、亭台、张寨、施寨、常安、古塔、保生寨、义和寨、中和寨、李店集诸鎭,皆为鄕民交易之所。交通公路有丰徐、丰鱼(台)、丰砀、丰沛、丰单(县)、丰金(鄕)、及丰黄(口)、丰恋等八线,并可接通津浦、陇海二铁路。教育全县学龄儿童计有六万八千名,已入学之儿童数九千余名,不入学之儿童占百分之八十七。学校教育

  • 文章睢甯概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文獻會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睢宁县 地理沿革 交通教育 物产风俗

    六区境内有峰山,在县西六十五里,淤黄河南岸,旧以峰、太龙、虎四山名风虎山,太山南顶有太山庙及周忠武公庙、山出五色石似玉。鲤鱼山在峰东北里许之淤黄河中,山形如鱼、宛似游于水中故名,明归有光尝为诗吟咏,载于县志。七区境内名山较多,(1)英公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有砦,因山东南麓有唐李英公墓故名。在英公山南二里东南曰白山又东曰红山故名(2)花山。(3)寿鹿山在英公山东北三里。(4)黄山在寿鹿山东三里,山腰有黄华洞可容数十人,又名黄石洞、黄华洞在山西北麓,昔黄石公曾隐此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8期  出版时间:1976-08-20
    关键字: 姜堰区 地理沿革 交通教育 风俗物产

    界。西北有小邾,樊二鎭;小邾滨大官河。樊亦作樊川,距治二十公里,濒河交江都、高邮二县界。北有鱼行、丁家舖、港口、宁鄕庄、周家庄诸鎭;港口滨泰州官河,周家庄接东台县界。东北有斜桥、淤溪、西谿诸鎭;皆濒运盐河,淤溪距治十五公里,交东台县界。西谿距治七十公里,向为商贾辏集之所。交通公路西通江都县,接鎭扬、扬淮诸线,南通泰兴县之口岸鎭,与长江上下轮船相衔接。海安为通海之公路所经。运盐河畅通小轮,与附近诸县及较为兴盛之市鎭,俱有小轮往来。敎育学龄儿童计有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