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渊源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獨一無二的盧溝橋——略述盧溝橋的科學、藝術性與歷史價値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卢沟桥 历史渊源 今非昔比

    在北京廣安門外西南二十多公里處,回憶當年的情景,出廣安門,觸目所及即爲廣大的田野,沿路溪流委曲,楊柳低垂,有說不出的柔婉雅致。就這樣一路淙淙水聲來到永定河畔,而盧溝河上「臥虹千尺」漢白玉的白石長橋,就橫跨在河上。中世紀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爲其美麗的造型而傾倒,並在「馬可波羅行記」一書中讚美它是「……河上有一美麗的石橋,各處橋梁之美,鮮有及之者……建材、建築技術甚佳,純用極美之大理石爲之,堪稱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橋。盧溝亦名...

  • 文章奢香闢貴州龍塲九驛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2期  作者:張鏡影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奢香夫人 龙场九驿 王阳明 设置渊源

    王陽明先生於正德元年,因上書營救御史戴銑等,觸怒宦官劉瑾,貶任貴州龍塲驛丞,管理所轄九個驛站錢糧伕馬之事,故名龍塲九驛。據黔書載:「方先生之至龍塲也,苗蠻卉服,無可通語者。時劉瑾憾猶未已,事且不測。自計得失榮辱,頗能通脫,獨死生一念未忘。乃爲石槨自誓:居易俟命。從者皆病,自析薪作粥飼之。恐其中懷抑鬱,又與歌詩及越調曲,雜以詼笑。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吿之者,呼躍而起,從者皆驚,始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默記五經之言以證...

  • 文章崛起中的思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施毅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思茅 历史渊源 资源状况 区位优势 人杰地灵

    思茅地区是一块神奇、美丽、丰铙的热土。面积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为云南省最大的地州。全区人口二百四十万,有汉、傣、彝、佤、拉祜、哈尼等二十四种民族。行政区划九县一市(其中,九县均为民族自治县),地区首府驻地为思茅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多民族地区。一、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远在三千年前,澜沧江畔小橄榄坝一带就有思普先民居住;商、周时期,始入献方物(象齿和矩狗),思茅地区已和中原相通,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为本地人民所接受,同时,保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滇文化。当时称产里

  • 文章蜀布是雲南所產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段榮昌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蜀布 云南 历史渊源 学者论述 地方物产

    讀漢史,漢武帝於元狩元年(前一二二年)派博望候張騫使西域,遠到大食,再往其西至海,本擬繼行到大秦,因海濱人云:「夏秋巨浪,船不能行,冬日寒冷,支不住寒風刮削,仍不能渡,只有春季可去,船至海中,又多事故,船中人多想家,故春日行者,多中途而返。是以我地之人及外來客,極少敢去」。張騫聽此言,即止步不行。張騫在大食,見蜀布、邛竹杖,問所從來,當地人答:「吾國人往市之身毒。」又問:「身毒在何處?」其國人答:「在東南數千里,此去蜀,不遠矣。」張騫得此消息,已不遠,不...

  • 文章三七的由來與其造福人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嚴餘昌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三七 历史渊源 医药功效 经济效益 地方特产

    三七姑孃的傳説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對孿生姊妹,不僅天生麗質,而且宅心仁厚。當她們看到人間洪水泛濫、房舍田園盡被呑沒、老弱婦孺啼饑號寒時,雙雙潸然淚下,彼此同心,甘冒天庭大不韙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便趁南天門天兵天將酣睡之際,悄悄遁出天門,雙雙降落人間,兩姊妹約定一到東北,一到西南,待收服妖孽後,再於此相會同返天堂領罪,別後,姐姐趕赴東北,妹妹奔往西南邊陲—今日雲南的文山州一帶,她們與興風作浪的孽龍幾番鬥法較量,最後兩敗倶亡,洪水退去,姊妹雙雙卻將...

  • 文章「闖」的讚歌——《闖天下的溫州人》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1期  作者:周瑞金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温州人 经济现象 文化渊源 《闯天下的温州人》

    发展推上第三个台阶的实力。任何经济现象的深层,都可以寻找其文化渊源。温州人身上的那股闯劲,温州人闯天下的行为方式,温州人何以成为廿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的闯将,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它的「根」。温州市的前身是永嘉郡。当代的温州人,历史上称永嘉人。南宋时期,永嘉出了四个诗人,即徐照、徐玑、翁卷和赵师秀。徐照字灵辉,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故人称「永嘉四灵」。他们反对江西诗派「要求字字有来历」的主张,以及「使用前人诗意而略改其词」的做法。在南宋,还出

  • 文章滇雲茶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孔小燕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滇茶 历史渊源 对外贸易 茶文化 地方特产

    中國的雲南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最早飲用茶幷培植茶樹的地方。在今雲南省思茅地區的南糯山至今仍長有千年的老茶樹,而四、五百年的茶樹則是成片、成林。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構成部份,是雲南省除稻作文化外,貢獻給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在先秦的漢文獻裡沒有「茶」字,只有一個「荼」字。《周禮》云:「掌荼,掌以時聚荼,有供喪事。」先秦曲籍裡「荼」出現比較多的是《詩經》,如《谷風》:「誰謂荼苦」;《出其東門》:「有女如荼」。《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楚辭...

  • 文章家炳先生向大埔縣鄉親父老的講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田家炳 讲话致辞 建设工程 客家人 文化渊源 教育交通

    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虽然总共二十九个字,词简意赅,几十年来给我莫大的启示与鼓励,今特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勉。二、客家人的文化渊源客家人是中州望族,经过不少天灾人祸,以坚忍拼搏的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下,几度迁移才来到大埔。五、六百年前的祖先辈们披荆斩棘开彊辟土的困难,应该比我们现在大几十倍。在我几十年的人生过程中,也曾遇过不少难以抗拒的困难,但想到先贤们的创业精神,自己的困难或遇到很大的挫折,视为微不足道的小钉子,鼓起勇气应付,终于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 文章海州香薷與我國的地質化探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海州香薷 药用价值 得名渊源 地质化探 铜矿指示植物

    「薷」一見即知是一種草本植物。渾身有香味,其枝、葉均可提取芳香油,故群眾多呼曰「香薷」。屬唇形科,其莖方,與其他植物不同。中醫全草入藥,都是「海州香薷」,而非一般香薷。海州香薷和一般香薷,其形同。其不同者,海州香薷是多年生,秋開花,紫紅色;而一般香薷是一年,靠種子繁植,夏即開花,淡藍色。其所以入藥,因性溫、味辛,功發汗、解暑、利濕。主治夏令感寒傷暑、發熱、惡寒、頭痛、胸悶、嘔吐。藥材中多海州香薷,不是因其易採、多見,而是因其藥性強,非同一般。薷,產於我國...

  • 文章連之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潘連之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诗词选集 家乡新貌 故乡回忆 历史渊源 经济变革

    一、家鄕的變革灌河雲台得灌雲,河南河北潮河西。中央八路分兩制,東鹽西運潘莊行。幾十門戶無外姓,週遭潘姓勝有名。文化水平祖傳承,區鄕保制已消音。日新月異進步快,良田茅屋變凋零。歷古五倫稱同志,伉儷夫妻愛人吟。布糧用品均要票,鬥爭路條熄無形。孔孟聖人過去式,古代字形成古蹟。二、故鄕的回憶古今灌水入東流,村舍道路改原形。同輩衰老面永存,耕作五穀變水田。衣著風俗如故舊,後嗣靑年難辨別。日月同光永照明,靑年情誼異濃情。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