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末时期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東移民韓國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隋皓盷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鲁籍侨胞 移民韩国 移民状况与遭遇 清末时期 民国时期

    烟台—仁川航线,往来益为便利。㈠口岸开设至甲午战前(一八八二~一八九四)光緖八年因壬午兵乱而往韩的华商,以庆军驻防的地缘关系,多属鲁籍。他们大都是为了侍候淸军而来,是以吴长庆在光緖十一年(一八八五)率领部分军队移驻辽东半岛后,便多随之返国[2]。现据〈表一〉光緖九年至十二年华商在韩的人数统计,其中光緖十年(一八八四)在汉城的华商人数,颇为突出,次年便仅占其四分之一,亦可见其端倪。表一 一八八三~一八八六年山东籍华民在朝鲜人口分布表(单位:人)光緖九年的资料

  • 文章淸末民初湖南礦業發展史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謝應芬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清末民初时期 湖南矿务局 矿务发展史

    三万二千两,于宣统二年四月正式开工炼铅,每天可提炼矿砂五十吨。由于矿山的采运量,来不及供应炼厂的需要,以致炼砂到一千吨后,便无矿砂接济,迫使各种炼炉,无法同时开工。以后且时停时开、矿山上一时又无法多产多运,使问题愈拖愈严重。官方认为这样经营下去,势将亏损日深,乃于同年十月下令停办,总计该厂自开炉至停工仅五个多月。造成这种结局,是由于计划设厂阶段,缺乏矿砂产,运,炼三者量的配合的考虑。直至民国五年,这个炼铅厂,才逐步规复开工。六、矿业发展黄金时期自民国建立以后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