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洪水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荆州整治長江洪患最關鍵地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荆州 洪水治理 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堤基越來越單薄,荆江分洪區一旦有水患,人命隨時會遭呑噬,因此他們對三峽工程上馬反應最熱烈。

  • 文章黃河流域歷史旱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德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流域 旱涝灾害 洪水 旱灾 水利

    水利建设,防治水旱灾害,逐步减轻了灾情损失,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的局面己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黄河下游防御洪水的能力空前提高,取得了连续三十余年没有决口的伟大成就。一九五八年黄河发生大水,花园口洪峰流量超过了一九三三年。一九三三年黄河下游决口五十余处,淹没冀、鲁、豫三省三十县,灾民二七三万,死亡一二、七〇〇人;一九五八年下游无一处决口,保住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黄河上中游地区,旱灾危害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如一九六五年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省、区,普遍发生

  • 文章黄河洪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史輔成 易元俊 李源杰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洪峰 洪水 流量 水灾 上游 中游 下游

    遥望,几成泽国,灾黎达万余。河州(今临夏)黄河居上游,亦暴涨,洮河、渭河水亦溢,洮河民舍皆漏。」《朔方(宁夏)道地》也有记载:「……黄河溢,四渠均决,淹没民田、庐舍无数,平罗、石咀山尤甚」。上游各站都出现历年最大的洪峰流量,为近百年来的最大洪水。黄河中游河段洪峰流量表2、公元一八四三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洪水:发生在河口鎭至三门峡区间。陕县一带有一首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流传至今。陕县附近的万锦滩早在一七六五年(乾隆三十年)即

  • 文章無錫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和抗洪救災基本情況故鄕水災鄕訊上期已有報導,本篇承無錫台屬聯誼會寄來,可從另一角度看到災情。即請鄕訊予以刋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4期  作者:吳季賢識  出版时间:1991-10-20
    关键字: 洪水 抗洪 无锡台属联谊会 灾情

    年〇·一五公尺江阴靑阳、无锡县洛社、宜兴杨巷等水位都远远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太湖水位急剧上涨,犊山口水位已达四·七一公尺,宜兴大浦口水位达四·七四公尺与内河水位基本持平。由于鎭江、常州等地上游洪水通过宜兴大量入湖、浙江雨区也源源不断地泄洪,使太湖水位继续上涨,平均每天上涨幅度达〇·一〇公尺。六月十二日以来,太湖净增水量超过二〇亿立方公尺。增太湖水位急剧上涨,对内河形成倒灌趋势,使内河水位居高不下。此外,长江洪峰和高湖位使本地境内洪水出路严重不足。特大的洪涝灾害给

  • 文章黄樓——談蘇東坡徐州治水經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苏东坡 治理徐州洪水 黄楼兴建经过 人物评价

    我在黃樓上,故作黃樓詩。忽得故人書,中有黃樓詞。黃樓高十丈,下建五大旗。楚山以爲城,泗水以爲池。我詩無杰句,萬景驕英隨。夫子獨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詞染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磐石,清滑如流脂。朱臘爲摹刻,細妙分毫厘。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蘇軾酬謝秦 觀詩——

  • 文章紫藤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周素素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袁枚 紫藤 一湖十八荡 洪水 水利设施 辛子方

    沭阳县政府大院有一株紫藤,绿荫如盖。炎夏,绿荫下只觉凉风习习,舒爽宜人。据县志载,紫藤系清代文学家袁枚亲手所植,迄今二百余年。袁枚于乾隆重年间任沭阳知县,颇有政绩。该县地势低洼,沂蒙山洪水经此排入东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全县著名的是「一湖十八荡」,夏季一片汪洋。高岗地虫灾、病灾频繁。农民苦于冻馁。袁枚为此曾写诗慨叹:「浮天水失东西路,入境蝗如早晚潮。」并组织农民疏理沭河,筑百渠九堰,得可耕地七千顷。袁枚颇为人民赞赏,拥戴。他闲暇时喜植树、剪树,曾于政府

  • 文章当年洪水有余悸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0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洪水 水灾 爱美台风水灾 特大台风 往事

    洪水是天灾,以现代科技的发达,仍然无法预防。近年来美国密西西比河区域数次成灾,前年大陆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氾滥的水灾,破百年来的记录,去年湖南广西、广东一带又是洪水成灾。电视上看到灾区的惨状,不由引起我亲身经历洪水为灾的往事,真是余悸犹存。那时我们是住在台湾,台湾年年有台风,有些台风带来豪雨,如连续不断的下雨,河川不能容纳,溢洪遍入田野,漫入城市,居民即受害无穷。台湾最有名的水灾,在中南部是八七水灾,在北部是爱美台风水灾。民国五十一年九月初,广播、电视

  • 文章立足台灣·胸懷桑梓

    来源期刊:《浦東》 第67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同乡会 奖学金 地方文献 联谊会 洪水 红十字会 捐款

    台北市浦東同鄕會的成立,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由於同鄕會成立以後,海峽兩岸,瞬卽隔絕;在台同鄕和故里親友的往返,幾乎完全切斷。因此在漫長的三十餘年中,同鄕會的工作,都集中於在台鄕親的聯誼、溝通、福利等方面。每年一度的年會,參加者達五六百人,歡樂熱閙,每月一次的餐敍,賡續四分之一世紀以上,未嘗中輟。爲鼓勵同鄕子女敦品勵學而設置的奬學金,受奬範圍不斷擴大,受奬人數年年增加。爲懷念鄕邦故實,溝通鄕親情誼而編印的浦東鄕訊,每季出版一次,已歷二十幾個寒暑。爲使同鄕有聚...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