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栽培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對於本省洋菇研究成果及試驗報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胡開仁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农业 洋菇 栽培 台湾 肥料

    胡開仁先生現年五十五歲,河南省羅山縣人,國立河南大學畢業。曾任河南省立陜縣高級棉科職業學校敎員,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技士,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技正,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技正兼植物病理系主任,現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技正 編者附識

  • 文章洋菇、菌種——胡開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黃務成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胡开仁 洋菇 农学 栽培 外销

    胡开仁,河南罗山人,和我是小同鄕,在故鄕并不认识,二十多年以前我们在台北一位河南大学毕业的女性同寅处相识的。胡氏于河南大学第二十二届农学系毕业,历任陜县棉校敎员,旅台后在台湾省农业事验所任技正职以迄目前,他一直坚守在园艺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不断地工作著,以硏究洋菇栽培工作有成,他的成就曾获国际人士赞誉,并获农学会学术事业褒奖状及行政院表扬科技硏究人才奖。洋菇是一种风味鲜美,富有芳香,属于可食用菇类,为欧美人士所嗜食,且可制成罐头贮存,以供不食之需,其营养价

  • 文章枣阳农作栽培制度的演变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0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06-07-10
    关键字: 枣阳 农业栽培 制度转变

    枣阳,我是出生在这个县城北乡的一座农村农家里,自幼对农作栽培有相当程度的接触。矧且这个地区,是湖北省以低产著称的「三北」(光北、襄北、枣北)之一,乃枣阳幅员最大的区域,土地瘠薄,农业增产潜力很大。当我有记事以来,总还记忆起;那个时期,历年的农历五月,天刚亮,候鸟诧鹡叫,是唤醒农民起床收割小麦的时间;曲子戏里也经常唱着:「……高的是萄黍,低的是棉花,不高不低是芝麻;……」再再显示了那时当地所栽培的主要农产物。不过,在一九九一年九月,我返乡探亲,回到家乡所见

  • 文章大陆棉花栽培技术的革新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張秉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地膜覆盖栽培 棉花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提升

    棉花地膜(塑胶布)覆蓋栽培就是在棉花播种后,再在棉花行上进行覆蓋地膜意思。这是现代化栽培技术。「棉花地膜覆蓋栽培技术的硏究」课题,是陕西农科院棉花硏究所主持、完成的一项国家级成果。它具有增温、保墑,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条件等特点,是实现棉花早熟、优质、高产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一般比常规露地棉亩增皮棉20~25公斤,增产百分之卅至五十。鄢陵县也已大面积推广。一九八三年为国家列为全国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九八一~一九八七年累计推广

  • 文章樂清三新農業試驗場喜慶豐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徐山雨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三新农业试验场 水稻栽培 丰收 农业

    据悉:由中国农业交流协会和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联手组成的乐清市《三新农业试验场》,机械化栽培水稻获得丰收。五〇〇亩双季稻平均亩收超过八〇〇公斤。该农业试验场是中国农业交流协会与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共同支持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项目试验基地。座落在三面环山,一面环海,气候温和,水陆交通便利的南岸村。今春,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派农业专家来温考察我市农业投资环境,洽谈农业合作项目。受到了温州市狄副市长亲切会见。经为期四天的实地考察、论证,选准

  • 文章鄢陵花卉的由來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王建華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栽培历史 花卉市场 生产基地

    鄢陵花卉,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鄢陵地处豫东黄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泉甘土肥,宜栽种各种花卉。据县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以大型综合园林植物栽培和养花为主的农户,所产菊花盛销开封,腊梅成为贡品,著名诗人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都为此写出了动人诗篇。到了元代,县城西关形成了供人们游玩的「梅花乡」。明清之际,花木栽培有了相当的发展,花卉品种多达二百多个,尤其是腊梅,以其品种多、花色艳、香味浓、姿态美闻名于世,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士正赞曰:「鄢陵腊梅冠

  • 文章浙江省稻麥硏究改進事業施政記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农业 稻麦研究 优良品种 栽培技术

    于二十二年秋在杭县丁家桥购地六十亩设麦作育种区,专事麦类品种之选育,以扩大稻麦育种之试验硏究工作,另并扩充设备,擧行稻麦栽培试验、栽培技术之指导、室内之分析硏究及进行小面积之推广;二十三年一月,按各旧府属辖区各设一区农场,以从事稻麦品种改良之试验硏究为主;二十四年一月,省政府建设厅之第四科与农业改良总场合并,组织农业管理委员会,稻麦场复称稻麦改良场;二十五年一月,农业管理委员会裁撤,稻麦改良场直隶于建设厅,其在五夫之稻麦育种区及丁家桥之麦作育种区悉称分场

  • 文章園藝·園藝

    来源期刊:《浦東》 第12期  作者:陸萱之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园艺系 大学 必修课 锄头 作物栽培 化学

    是难以形容的。园艺系是农学院里唯一的「花系」,女生奇多。使系里老师们甚感烦恼。因园艺系除了花卉外,果树、蔬菜亦为主要部门,另外还包括了园产品加工与造园。必修课「邪气」多,以作物栽培的基本理论为主,另外,化学也很重要。由于园艺系不分组,着重通才敎育,故不生产专家。但只要自己能立志,把握住那少数的选课机会,仍能在四年之中,在某方面获得专长的,像对造园有浓厚兴趣的我,虽然在其他方面是「鸦鸦乎」,但从小庭园的设计大风景区的规划,却仍有「一眼眼」心得。您家里若是打算建个

  • 文章武復華與《名菊圖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一榮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武复华 《名菊图谱》 菊花研究 菊花栽培

    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关注与向往,笔者弗如。书中作者对菊花进行了分类描述,以自然花期分,有夏、秋、冬菊,以花径大小分,有大、中、小菊;以栽培方式分,有地栽菊、盆栽菊、瓦筒栽、套盆栽……;以瓣类和花型分,有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畸瓣类等。书中还穿揷了历代著名文人咏菊诗词于照片后,反映菊花的个性特征,暗示我国文人的精神追求,书中对菊花栽培管理的技术要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共四十四条,全书图片入眼精美,文字简明流畅,诗词抒情言志,观书中照片,可谓万紫千红

  • 文章推廣地膜覆蓋 農民增產增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作者:甘肅省農業廳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地膜覆盖栽培 农业增产 产业结构调整 科学研究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地膜覆蓋栽培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甘肃按照「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没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的宏观农业发展目标,所采取的一次重大技术措施。这项技术的实施,在全省农业生产中不仅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为我省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甘肃实施「地膜覆蓋工程」的特点和取得的成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有效地解决了我省大部分地方因干旱和低温给作物增产增收带来的矛盾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