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浦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早期的新浦海洋渔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新浦 海洋渔业 鱼货销售 海洋捕捞

    也许是因为大海东徙年久,新浦已成内陆地区,早已无人驾船出海捕鱼的缘故,在新浦的经济工作统计报表中,再也找不到海洋捕鱼情况了。眼下的中青年人,更不晓得新浦还有一段海洋渔业史……。大约到清光緖年间,新浦已形成了既「为运河尾闾」又「据蔷薇河下游南岸」的独特地理优势。「上沿沭河,土货泛而至焉」,「渤海商船,因是翔集」。海洋捕鱼业也因之而起。到清末民初,新浦已有鱼船一百陆拾多条,其中黄花鱼船一百余条。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丰富了市面的海鲜供应,带动了渔需物资交易

  • 文章新浦新火车站竣工启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新浦火车站 竣工仪式 车站简介

    新浦新的火车站,已经竣工,于八月十二日(星期三)上午十时三十分由上海至连云港的直快列车,披红戴花驶入新车站,受到新浦各界及民众数千人热烈欢迎,鼓号齐鸣,鞭炮齐响,盛况空前。新车站的位置,是在新浦东北角,新浦和大埔之间,占地五二〇亩,有两座站台,站台有天桥相通,还有地下通道,站房可容纳二千旅客。新车站启用之后,原旧车站即行封闭,已走入历史,贯穿市区之铁道,将予拆除,路基将又要变成新的大马路,市容更为繁华。(注:新建落成的新浦车站外貌。(图片:郭正忠先生提供))

  • 文章新浦的渡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新浦今昔 往事回忆 水利交通 渡口

    二百年前,大海被迫从新浦这一带撤走时,可能是基于世代相处的深厚情感,实在是恋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便在这里留下道道河流,以保持潮汐相应的往来。众多的河流,使新浦这块新面世的地域,保持了与大海和周边地域的联系,在以后新浦逐渐形成渔村、集鎭乃至商埠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这个偏居东海(今称黄海)之滨的新兴集鎭平添了几分江南水鄕风韵。密布的河流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人们动步就要过河。在那没有桥梁的年代,过河只能坐船。久而久之,随着坐船过河

  • 文章新浦大同皀厂的兴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新浦 大同皂厂 肥皂品种 产品宣传 日军轰炸

    清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时有肥皀输入我国。受其影响,光緖三十一年(公元一九〇五年)前后,天津的造胰公司,无锡的裕昌肥皀厂亦相继生产肥皀。无论是舶来的「洋皀」,还是国货,当时海属民众统称之为「洋胰子」或「洋碱」。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这些「洋货」在海属市场上难得见到。民众洗衣物仍多用皀角、食碱之类。三十年代初,外地肥皀进入新浦市场量增大,用肥皀的人多起来,我的三舅父武祥鹭,抓住这个时机,毅然离开家鄕,来到新浦开办肥皀厂,这就是新浦历史上的大同皀厂。由于时间较久

  • 文章新浦解放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新浦解放路 出土文物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新貌建设

    公元二〇〇三年五月廿一日,连云港市《苍梧晚报》载:五月廿日下午四时许,新浦解放东路和平桥附近挖出一块正方形的石头,边长约一·二米,中间有一道长约四十厘米的方形石穴,里面立著一长方形石柱,顶部是一个球体。此后发现这块石头的背面刻有阳文:「民国廿二年一等水准点第二一五(二)号测量总局」。我在幼年时,见到这块石头在现在挖出地面附近复兴祥粮栈院内,其正面完全露出与地面一样平。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三)春,我在新浦龙尾河西岸边张云清教的私塾读书,当时住在复兴祥粮栈

  • 文章天后宫的创建与新浦市中心的形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天后宫 新浦 妈祖 林默 郑和 海赣垦牧公司 商贸中心

    一、一个新集镇的问世现在新浦是连云港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是逐步形成的,是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由海州、板浦、青口、大浦而向此转移的,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有着直接的关系,概因「海道东迁,河流环绕」而成之。新浦附近原是一片海滩,由于沧海桑田,这里便形成了开阔地,青口海港、临洪海港的淤塞,此处地理优势突出了。尤其是这里河流纵横,苏北、鲁南的许多河道都流经于此,有沭河、临洪河、蔷薇河、盐河、运河,进入中间地带有前后河、龙尾河等,河道流经入海,更与黄海、渤海

  • 文章重殘少女謝芳麗狀告「鐵老大」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夏秉宇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谢芳丽 化工学校 新浦火车站 民工潮 火车碾压 重伤致残 捐款 打官司 法律援助

    沭阳县韩山鄕宋庄村十八岁的女学生谢芳丽,原为连云港化工学校的学生,一九九七年腊月二十三日,学校放寒假,她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同鄕同学们一起赶赴新浦火车站,以便乘火车经牛山站转乘公交车返鄕,与家人一起过祭灶,不幸的是,由于新浦火车站管理不善,谢芳丽被「民工潮」卷下月台,尙未停稳的火车轧掉她的一只左臂和两条修长的大腿。经过半年的治疗,谢芳丽出院。面对残酷的现实,谢芳丽终于选择了坚强:一纸诉状将「铁老大」——徐州铁路分局新浦火车站推上被吿席。谢芳丽的父母都是

  • 文章壬午二次故鄕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灌云建县九十周年 沭阳花木博览会 赣榆抗日山 新浦新貌 重阳习俗

    形同马鞍,故名马鞍山。抗战开始,朱爱周县长身兼保安旅旅长,率一旅之师,与日寇大战马鞍山,结果我军失利,朱爱周与许多战士阵亡于此,后来为纪念抗日烈士,就将此山改称「抗日山」,义意深远,在人们的心目中,永不忘记。●新浦迅速发展中连云港市以新浦为中心,新浦的发展可说是一日千里,我们不是凭空赞美,而是有依据的存在,我们经询出租车司机有二千六百多辆,在任何一条街上,到处皆可叫到出租车,起价只有五块钱,每跑一公里加一元,在新浦跑一趟,大概不会超过六块钱,折合新台币也只有

  • 文章第二故鄉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陳鳳桐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咏海州 新浦新城区 吾爱吾庐 玉兰花诗会 云台山

    诗咏海州毓秀钟灵古郁州,诸多往事足风流。天书一部认前世,崖佛千尊启后俦。嬴政立碑碑石峻,仲尼望海海山幽。桃源玉女蓬莱境,胜迹如云入蜃楼。新浦新城区时机不失建新城,宏伟蓝图耀眼明。行看琼楼平地起,云台山下更峥嵘。吾爱吾庐绿染苍梧春意浓,千家沐翠画图中。楼高好展凌云志,径曲堪吟弄月风。修竹幽兰欣有主,金鱼银雀乐无穷。天堂毕竟天堂远,吾爱吾庐烛影红。苍梧新居世纪重开第一春,苍梧园绿月华新。石龙游子新居朗,兰竹轩宜戏墨人。※ ※ ※开窗满院草萌萌,异木奇花各有

  • 文章鄕行掠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家乡风貌 返乡探亲 牛山新城 新浦新貌 沭阳街景 新县人家 抗日纪念碑

    一)东海县治—牛山老一辈的人都知道,海州城是东海县县治所在地。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不知何年何月东海县治改设在牛山。牛山这个地方,过去是少人知道的,自从成了县治所在地之后,从台湾回鄕探亲的人,都会专程赴牛山看一看牛山的眞面貌。牛山原系一个村落,等于是从平地上新建一个县城,街道规划得美观而且宽濶,路树和路灯更是排列得整齐,一看就是个新兴都市,但是商业并非不茂盛,这可是受新浦所影响。在牛山街头有一景观,也就是在十字路中,建立一座花园式圆环,中间塑立一座很大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