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复兴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复兴问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陳啓天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现代化问题 中国文化复兴问题

    文化常因环境变化,而须随时改进扩充,以求适合国家及人民生存发展之用。中国自黄帝开国以来,在亚洲环境之下,早经创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足以化民成俗,并且化被邻国。因此中国人素来具有文化优越的信念。不过近百余年来,因西力东渐与外力深入的关系,将局限于亚洲环境之下的中国,转变在全球环境之中。于是,中国文化不得不发生复兴问题。所谓复兴,决不是要复古守旧,也不是要抱残守缺,而是要取精用华扩充改进,使中国能在全球环境之下继续生存发展而已。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复兴

  • 文章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魏萼 《中国国富论》 中国特色 文化复兴

    魏萼敎授是經濟學家,也是本校客座敎授;他硏究的經濟理論是綜合中西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經濟學。這個硏究的方向有别於一般經濟學者僅憑單純的經濟理論爲主軸。他説經濟學不是數學上「單一方程式」,而是「聯立方程式」的經濟學。這個觀點在經濟學術界固然還有爭議,但也有其特色。基本上魏萼敎授這部《中國國富論》的主旨是從戰後五十年來的東西方經濟發展經驗來尋找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以迎接日益複雜的二十一世紀經濟。貧窮、髒亂與無知的中國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門户...

  • 文章文化復興運動的深入與創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嚴家淦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三民主义 中华文化 传统思想 文化复兴 科学技术 教育工作

    国父继承我国正统的道德思想,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精神,发明三民主义,眞所谓「集中外之精华,防一切之流弊」,兼容并蓄,博大精深,不仅为「中国造成一个新局面」,亦使人类进入了「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三民主义之世纪。所以 国父说:「中国有一个正统思想,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子;我的思想,就是继承这一个正统的道德思想,来发扬光大」。可知 国父的诞生,乃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肇始,实亦中华文化复兴的开端。先总统 蒋公倡导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有崇高的理想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