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环境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話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社会环境 教育环境 工商业环境 宗教

    宫廷。此外三北滨海地带,以木机纺织的靑白与三字土布,鄞丙樟村一带植桑养蚕,出产生丝、绵绸。以上都在甬属外县鄕间,宁波市区,机械工业开始,为淸末民初时期,北门外湾头村,开设通利源榨油厂,烟筒高矗,形式尙具规模,为取代人工油车的创擧,惜经营不善,环境限制,不久就吿倒闭。江东和丰纱厂,为兪佐廷先生等集资创办,规模宏大,内部设备完善,厂房宿舍,整列如林,全厂员工将近千人,为宁波唯一的大工厂。大丰面粉厂,恒丰布厂,冷藏公司等,都在抗战前开设,到匪陷前为止,具有规模

  • 文章一位钟情环境教育的老教师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孫碩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教育事业 孙硕 环境教育 国际老人年 孙崇基

    今年是「国际老年人年」,为了庆祝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我愿意向您们——亲爱的读者,介绍我爷爷孙崇基老有所为的事迹。我爷爷今年八十二岁了,依然体格健壮,精神矍炼。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年老时特别重视环境教育。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国环境报》发表了该报主任记者张景德和北京市环保局教育处长余梓林合写的《晩晴——记环境教育家孙崇基》。该文编者按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晩晴』。孙崇基是具有四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他决心发挥余热,把有生之年献给环境教育。他调査研究

  • 文章大埔角素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大埔角 地理环境 教育 物产生活

    人。」我生长于石圳、芹彩洋村,世代久居于此,民情纯朴,守望相助,有如世外桃源。全村三百余人,悉是郭姓。现把大埔角地理环境、敎育、物产和衣、食、住、行一般生活情形,描绘于下:我们翻开吾埔地图来看,除了韩江穿过县境心脏地带下流出海,两岸略有一些平原以外,可说十之八九尽属山地丘陵,如果把今日台湾中央山脉来比,我想也差不了多少(现政府决定开发中央山脉,将来它的价値与发展,必然比我们大埔山地之现况为佳),尤其是大埔角,简直是山地之山地。在它的极东处是大产,这里有吾埔颇负盛名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