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筑文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灌雲「向陽大橋」完工通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劉素成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灌云风景 建筑文化 向阳大桥

    (注:完工通車的灌雲「向陽大橋」新貌。)灌雲縣十大建設之一的「向陽大橋」擴建工程,於公元兩千年十月二十八日完工通車,是日特舉行通車剪彩儀式,在樂隊、鞭炮助興下,顯得十分熱鬧。(注:已經「走入歷史」的舊橋。)向陽大橋,原橋老舊,橋面狹窄,不敷漸趨成長之交通流量,乃決定予以擴建,於一九九九年六月破土動工,兩千年十月完工,耗資人民幣千餘萬元。新擴建的「向陽大橋」橋寬二十七米,全長三百七十二點五八米,橫跨鹽河,完工通車後,不但提供鹽河兩岸居民更爲安全便捷的交通,...

  • 文章霍州古今奇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朱泉州 楊若愚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霍州 人文地理 特产 饮食文化 古建筑

    霍州最高:⒈霍山,海拔2346.8米,山高岭峻,森林茂密。⒉鼓楼,又称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高27米,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底部砖砌十字卷拱式通道贯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部为八卦琉璃罩顶,三层十字歇山全木阁楼。各层檐角起翘,加以檐下斗拱重叠,宛如云朶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霍州即霍县)历史最久:早在数十万年前,境内已居住着古人类。属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遗物在永合村、红崖堡村已有发现。属新石器时代的「大张遗址」、「韩壁遗址

  • 文章哀牢山下的花腰傣——考察散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石安達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哀牢山 傣族 历史文化 建筑饮食 民族服饰

    区新石器文化出土的一种泥质的江土陶片和今天云南各地傣族制造的原始陶器社质地、印纹,有很多相似之处得到了印证。在上述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出土的地区,往往都伴随有种植水稻的遗物和遗迹发现。这说明长江流域滇池附近、洱海等地区的民族,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种植水稻和原始制陶的生产技术了。此外,滇池地区还出土了有肩石釜和发现了大量的螺壳堆积层,属洱海地区新石器文化范围圏内的钊川海门。还发现了建造「枰栏式」房屋的遗存。[2]有肩釜是古越民族特有的器物,傍水而居,建筑「杆栏式」房屋

  • 文章景宁「木拱廊桥」列世界级的文化瑰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榮耀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景宁 木拱廊桥 桥梁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浙江省、福建省两省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景宁畬族自治县的东坑下桥、大赤坑桥、章坑接龙桥三座廊桥也榜上有名。闽浙木拱廊桥主要分布于我国闽东北及浙南山区,涉及闽浙两省的温州市、丽水市、宁德市、南平市、福州市及其下辖的十八个县。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景宁县共有木拱廊桥十四座,廊桥的建筑年代从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至公元一九六五年止,时跨二七六年。景宁东坑下桥

  • 文章吕梁市臨縣磧口古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謝洪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碛口古镇 地理位置 建筑规划 历史记载 晋商文化 发展机遇

    年方才完全失去,前后历时两千多年。碛口的繁荣衰落与晋商息息相关,生死与共。创造旷世商业奇迹的晋商从明初到民国初年,叱吒风云五个多世纪,且起周延宋,历史悠久。同样,碛口商业的雏形在金元时期早已形成,后随明初「开中制」实行,晋商的大规模崛起而走向全面兴盛。晋商称雄历程,树有五座丰碑:驼帮、船帮、票号、大院和「茶叶之路」,在碛口均有体现和缩影,所以说碛口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和晋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毫不夸张的。而且在民国初年晋商已大面积衰落后,碛口因得益于阎锡山

  • 文章武进崛起七处异形建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8期  出版时间:2013-03-25
    关键字: 异形建筑 地区文化新中心 莲花馆 凤凰谷 千里马酒店

    为武进及周边地区文化活动的新中心。」千里马酒店外形是树型效果,万泽大厦外形是漂亮的波浪,常州润华环球中心有一幢「品」字形办公楼,建筑高度达三〇〇米……在武进,越来越多商业项目的造型也选择了标新立异的「异形建筑」。「一方面是树立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是市民对建筑审美参与度越来越高。(注:莲花馆)(注:凤凰谷)(注:千里马酒店)(注:婚庆小鎭)(注:万泽大厦)(注:常州润华环球中心)(注:西太湖月塔)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