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川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江上游夾岸峯巒起伏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武夷山 交通孔道 佳景 山川

    我的家在闽江之滨,仓山之麓,背山面水,苍霞晚照,四时佳景不同。此为福建省会,以山川风物著称的榕城(福州)。说到闽江,这是福建最大的一支水流,发源于闽北的武夷山,分为两路作钳形南下,至南平会合,再浩浩荡荡的奔向榕城,穿过江南桥,和万寿桥,至马江,罗星塔,一边穿过南港与乌龙江汇合而出海。闽江由上游而下,经浦城,建宁,邵武和延平等地区,气如长虹,势甚雄伟。延平为上游四府之一,早些时候尙未改称南平,有时且呌做剑津。剑津的雅号,是有由来的。据说古代有人乘舟过此,所

  • 文章故鄉長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秦修好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山川名胜 物产 烈士

    作者簡介:秦修好先生字子穆,山西省長治縣人,省立四中、北方軍校、陸軍大學畢業,曽任參謀本部參謀、軍委會西安辦公廳第二處(情報後勤)處長、第一戰區長官部參謀處長、國防部兵役局副局長、臺灣省政府兵役處長等職、現爲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 文章曲阜孔廟的兩大奇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趙醒民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曲阜 孔庙 两大奇迹 趣闻 山川文物

    曲阜的孔廟,佔曲阜縣城將近三分之一,從曲阜城南門進去,二十公尺左右,就是孔廟的正門,正門很大,正門兩側有邊門,正門常年是關閉的,除了歷代帝王來祭孔的時候正門才開,據說民國年間,蔣總統去過孔廟,是開正門的。再往裏走,孔廟是一個院子接一個院子,一共七或八個院子,從正門往裏都是用大塊石頭舖的路,光滑平直,第一、二個院子的路很長。路的兩邊都是很高的松柏,和不知道名字的樹,可以說是古木參天。廟週圍是用石頭和磚砌成很高的墻。正廟前面這個院子有東西兩個側門。是貫通曲阜...

  • 文章博山點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胶济铁路 博山车站 博山县 山川风土

    博山位於膠濟鐵路,張博支線之終點處,全縣皆山,河川壯麗,風景幽美,惟土地狹小,而且多是山坡梯地,所生產之糧米不敷應用,全憑外地供應。然該縣有特殊之生產,而地下蘊藏的資源至爲豐盛,永久開發不盡,是爲天賦之縣。開發的資源計有煤炭、石炭、磁器、陶器、玻璃、琉璃、硝和硫黃等原料礦產。因之使得工商業發達,財源茂盛,人民富庶,生活也就有奢侈的現象。關於寺宇水利方面:有顏神廟、孝婦河,多有傳奇之處。筆者在抗戰以前,曾於役該縣達七年之久,距今已將屆五十載,對景物、名稱等...

  • 文章讀「卽墨名山古蹟」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即墨 山川文物 《即墨名山古迹》 乡野趣闻

    民國卅六年,大約七八月(時間我已忘記,陣中日記卅七年農曆八月中旬濟南勦匪戰丢掉故也)間,我部隊(五十七旅一七一團二營)由靈山(我率隊駐小靈山)移防狗塔埠村,負責構築廟四角之碉堡(每連一個)。廟前有一約兩丈見方,深約一丈之水池,民佚在池內挑水合泥,用大石塊砌碉堡,數十民佚,三天挑水,而水不少點滴。第四天中午放工後,小砲排長江楓見池中有大魚,卽擲一手榴彈,當時只見一股水沖出有四五丈高,向廟東北之水溝落下,及至傍晚,水爲民佚挑乾,池中連小魚也無。靠廟之池底,有...

  • 文章梧州的水上人家與游泳環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立初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故乡风景 往事回忆 山川景色 游泳环境

    民國七十二年五月,我隨同臺灣廣西同鄕會東南亞曁港九訪問團前往泰國訪問,在曼谷,曾漫遊湄南河,參觀其「水上人家」及「水上市場」,這是當地政府列爲旅遊活動地區之一,也是泰國觀光資源中佔有極重要地位的觀光區。我在未往泰國之前,對於湄南河的旖旎風光,早已聽人說過,也在報張雜誌中看過不少文字的介紹及畫家筆下所描繪的畫面或攝影機所攝取的各種鏡頭。從這些文字的描述與圖畫或照片中來看,景色確實很美,也很能吸引人。可是,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文字描寫得再好,圖畫的畫面或攝影的...

  • 文章細説珠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珠江 山川风物 地方文化 历史传统

    难以言喩,流域中虽有许多大小湖泊,可以调节江水的流速,但以年代久远又欠疏导,泥沙积沉淤塞,在所难免,每当上游三峡水量吿满,水势压力,急泻而下,即造成洪峰,向中下游如万马奔腾的汹涌倾泻,至历年的灾害,亦难以估计。直至下游近出海地带,号称水鄕泽国,鱼米之鄕的江南,才使民生富饶,交通发达。长江沿岸,山川壮丽,航运便捷,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和文化发展,不失是一条优良的河道。近中共经民代会通过,决定在三峡兴建大坝,今后的长江必大为改观,将来的效益如何?只有拭目以待

  • 文章河南省地形略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河南地理 山川风貌 平原 丘陵 盆地

    河南省地形,大致呈西高東低:高山、丘陵、盆地與平原,爲顯著地表形態。茲分述如下:高山 本省高山可分:豫南、豫北與豫西三區。豫南山區,是位於淮河以南的桐柏與大別等山;也就是淮陽山脈的西段。桐柏山的太白頂、四望山,跟大別山的黃毛尖、黃柏山、金剛台等峰,東西綿亙,一脈相連,形成豫、鄂、皖等三省界限;也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山地平均高度八百多公尺,且多南北向的隘口。爲古來重要交通孔道;如著名的避暑勝地雞公山附近西側武勝關,今有平漢鐵路通過,即爲例証。可是山南、山...

  • 文章大埔縣地理志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李逸之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大埔地理 历史沿革 山川河流 农业与物产

    沿革 唐虞三代,大埔是揚州南裔地,到了周朝末年,才有百粤的名稱。所謂揚州是由淮而南一直至海,所以大埔也包括在其中。漢書說秦遷徙中縣的人民和百粤雜住,百粤也作百越。因爲古代江、浙、閩、粤的地方是越族人所居住,如閩粤在福建,南粤在廣東,又大平寰宇記所記載的潮州是古代的閩粤地,所以大埔也在百粤之內。秦始皇三十三年曾派趙;佗平定越南,把這塊地劃分爲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且置縣,揭陽縣卽其中之一,屬南海郡。大埔卽揭陽地。据晉書地理志所載,成帝咸和元年分南海爲東官郡...

  • 文章習作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谢师恩 三峡工程 山川风景 重阳节 晨练

    一、謝師恩馮圩作客憶從容,救國興邦氣勢宏;三尺講台滋雨露,數間茅舍播春風。義肝義膽爲師表,無畏無私課幼童;感謝賢師遙祝願,期頤雙度樂融融。二、治理三峽大江截流勝利成功偶書長江滾滾赴東流,氣勢恢宏壓海陬;霹靂千鈞開畫卷,風霆萬里鑄春秋。奇峰險峽顏新換,雅峪平湖景更幽;澤被神州蔭代代,炎黃兒女放歌謳。三、重陽懷舊中秋過後即重陽,雲淡天高穀黍香;唧唧蛩聲消溽暑,行行雁陣帶新涼。雖慚事事無成就,仍念朝朝奉獻忙;插遍茱萸思舊雨,與君共醉菊花觴。四、晨練霧籠銀紗未全...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