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事业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鍾鳴鳳念念不忘故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袁桂生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钟鸣凤 家乡事业 公益事业 同乡乡贤 教育交通

    分宜 袁桂生分宜籍台胞钟鸣凤先生,洋江鄕钟家村人,四九年前去了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后,在大专学校任敎。分宜县旅台同鄕会,是钟先生亲自倡导成立,并被旅台鄕亲推选为同鄕会理事长,至今十余年了。钟先生十余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旅台鄕亲服务。同时,不忘致力于家鄕的敎育和公益事业,受到台胞和家鄕人的赞誉。家乡敎育九一年清明节前夕,钟先生回到家鄕探亲访友。对亲属说:《离开家鄕四十余年,没给家鄕做点什么。现在决定从今年起,每年从积蓄中拿出些钱来奖励家鄕升学的学生,重点奖励

  • 文章溫州華僑貢獻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溫言青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华侨 家乡建设 投资 教育 公益事业

    温州人移民海外,寄人篱下,受尽欺凌,急切希望祖国强大,使自己在海外的权益受到保护。因此,他们心系故土,热爱桑梓,为祖国家乡振兴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以及兴办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赈济灾民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爱鄕行俱在一、投资办企业。建国以来,瑞安华侨和归侨杨岩生、杨康银等人发动海外华侨、归侨兴建了瑞安陶瓷厂、啤酒厂、华侨制针厂等,解决了三百多华侨、归侨和侨眷子女的就业问题。一九八四年五月温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以后,温州华侨华人纷至

  • 文章爲了故鄕的明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崔麗麗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周仲超 人物事略 回馈家乡 捐资建设 教育事业

    他为故鄕留下了所带美元用于兴建一所完全小学。从此,周仲超先生把对故鄕的爱恋和自己的赤子之情揉在了一起,把对家鄕的关怀和自己的爱国之心揉在了一起,把对父老鄕亲的牵挂和自己的晩年生活揉在了一起。回台湾后,周仲超先生拿起了笔,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南昌今昔》、《家鄕巨变》、《故鄕的人情面貌》等文,在台湾多种报刊上发表,引得南昌鄕亲争相传看。一九八七年,周仲超先生出面组建了江西新建旅台同鄕会,为支援家鄕的建设和公益事业蓄积了力量。一九八九年一月

  • 文章漫談故鄕松江

    来源期刊:《浦東》 第49期  作者:馬政一 出版时间:1987-07-15
    关键字: 松江 家乡 地方特产 教育事业 电厂 抗日战争

    作者馬政一鄕長,松江縣華陽橋人,在華陽橋小學畢業後,入上海私立法商學院附屬小學,大陸變色後,隨海軍來台,接受赴美接艦班敎育,海軍退休後轉入電力公司服務,現任職台灣電力公司核能火力工程處工程師。

  • 文章田翁愛桑梓,百橋架萬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劉旺彬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田家炳 捐建家乡 公益事业 交通建设 桥梁公路

    至九九年共捐建橋梁一一一座,遍布全縣,平均每七·七公里就有一座家炳橋,大小橋梁連結千山萬水,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路通財通,大埔從此蜕變,展現出嶄新的面貌。

  • 文章美華人工程師大埔涂楚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涂楚平 人物事略 家乡建设事业 回国探亲 工程建设

    结构设计人。涂先生旅外多年,经常怀念故国的山山水水,三次回到中国讲学和旅游。一九八八年四月,涂先生回到北京,应邀参加母校清华大学七十七周年校庆曁毕业五十周年活动。当同届毕业校友、中央首长姚依林同他握手言欢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五月间,涂先生伉俪回到了阔别四十多年的家鄕广东大埔英雅鎭,与亲人团聚。他十分关心家鄕的建设事业,慷慨捐资兴建英雅中学图书阅览室。当校长向他道谢,并征求他是否要写上他的名字作为纪念时,他说:「我对名利看得很淡,不必写上我的名字。」接着,他又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