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姓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湯泉之鄉——碼頭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2期  作者:南安 亞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邑北重镇 高盖山 码头诗村 莲花山 尚真学校 坑内乡 村镇大姓

    作爲縣北詩,淘,碼,鵬四大區鎭之一的碼頭區,它的位置恰是處於詩,淘,鵬三區的夾縫間,面積是四區中最小的。但在對日抗戰以前,它不但是泉永公路直透幹線孔道,並且還兼航運之利,不少由泉州航運貨物,都可由東溪口岸土皮芸的支流應用較輕型無篷的尖頭船駁運上來,而在碼頭舊街鎭旁起卸,因其兼擅水陸交通之便,故歷來就商肆繁盛,蔚爲邑北重鎭。環繞本區四周,也有幾座高山,峯巒高低綿亙,像畫屛似的列峙於北,西,東,南;而平陸便從中間的盆地開拓了來,使本區不獨饒有山水之勝,更成物...

  • 文章新浦姓氏瑣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地方姓氏 历史沿革 同族大姓 天后宫 医学博士 城市发展

    海属古老的城镇都有同族大姓。海州初有沈、杨、谢,后又发展为殷、葛、沈、杨、谢。板浦有汪、程、许,后又添上散丁、碎徐,南城有古财主江、杨、武之说,中正的龚、吉、李、俞被人谐音戏称为公鸡鲤鱼等等。(中正也有乔、骆、龚之说)新浦则不然,无历史沿袭下来的同族大姓,可能是因其只有百年发展历史的缘故。新浦从浅海、海滩、盐圩、村落,最后发展成城镇。直至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兴建天后宫才象征著新浦的兴起。那时,也仅仅是老大街(今民主路)从西艞头到天后宫一段较为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