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壶口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鄉詩三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怀乡诗 壶口瀑布 小浪底水库 关公庙 回乡探亲

    一、回鄕(故鄕在今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鎭,现小浪底水库竣工蓄水,旧宅咸为水淹)家在龙门绛水隈,乱离老大始归回;充公祖业余禾黍,易主家山长鲜苔;道路崎岖非坦荡,楼台崩圮剩灰埃;黄河水库工将竣,近半城垣次第隤。二、壶口瀑布黄河浊浪骇声来,惊视飞龙奋迅雷;垂素急湍三百尺,喷珠随瀑万千枚;奇峰峥耸沿河走,峭壁嶙峋夹岸隈;三晋云山犹北向,悠然缓步漫徘徊。三、谒解州关帝庙此来解郡正三春,关庙途经谒圣人;后主旌旗犹在望,荩臣形像肃无尘;楼藏刀印功堪仰,节比冰霜义永申;吴魏

  • 文章黄河壶口旱地行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石全正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黄河壶口 旱地行船 历史回顾 经济发展

    产品,顺流而下到了三门峡、孟津一带出售,到入冬「小雪」流凌前止,每年最多可达三、四千只。顺河流船,并不像人们想像那么顺当,因为万里黄河流经晋陜峡谷到山西吉县龙王辿外,山石乍收,歛河面三百余米为五十余米,倾槽直下,跌入落差三十余米深潭中,形成巨大瀑布,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河壶口。这一自然天堑给下行船只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清人刘龙先在诗里写道:黄河滚滚入壶中,九折波澜此地雄、禹治成功留缺陷,往来舟楫一时穷。久而久之,人们就采用了船临壶口上游泊岸卸货。将船由石岸拖至

  • 文章壶口龙门与砥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7期  作者:易叔寒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壶口 龙门 水利问题 相关记载 砥柱山 水利发电

    黄河中游的壶口龙门,正有如长江中游的三峡,是整条河流中滩险水急之处,也是有名的风光佳胜之处。不过黄河上游,大多是黄土堆积的高原地带,悬岩绝壁间,中多深广的沟谷,一道中通,黄河挟大量泥沙滚滚而下,特别显得气势豪迈,无与伦比。「黄河之水天上来」,正是最有力的形容。黄河从晋陕边境滚滚南流,一泻千里,两岸的黄土断岩,紧迫河岸,水行峡谷,坡陡水急。峡谷之中,最有名当数壶口与龙门。大禹治河时,这两处是费尽心智的地方,也留下了千秋不朽的事业及传说神话,和供后人观光瞻仰

  • 文章夏禹治水槪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壶口瀑布 大禹庙

    兴师动众治水的总指挥处。他在此作计画、发号令,由此出发带领千军万马,去治理天下洪水。壶口瀑布壶口是璀璨明珠,它是黄河的象征。黄河流到吉县,有壶口瀑布闻名于世,旁即孟门山,下即万宝石门山,再下即龙门山。古时黄河水流到孟门山被堵挡住,河水即向四周溢去,有溢过吕梁山之状。禹治水到此,观察了地形后,感到必须凿石为口。壶口处于晋秦峡谷之中黄土高原之上,滔滔黄河水在「壶口」全部倾入两崖石槽中,飞流奔放而下,跌入深槽,浪花飞溅约五六百尺,注入漩涡,如一壶然,故名。」其声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