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质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個老學生的回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潘哲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马廷英 学生 回忆 地质学 台大地质

    我最早听说马先生还是在唸中学的时候。那时,由于读了几本有关天文学和海洋学的科普书,一心想学天文或海洋学。半夜爬起来观天象,满天的繁星,或者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都是令人向往的事。可惜当时在台湾既没有天文系也没有海洋系,不过听人说台大有个海洋研究所里面的地质系里有个马敎授很有名,系中其他敎授阵容也很强。我在中学里最喜欢地理,当时也不知道地理和地质的差别,反正都有个地字,大约差不了多少,于是就选了地质系。当时考理学院是冷门,地质系更没有听说过,害得代报名

  • 文章着名地质学家张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李崇儒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张更 小学教育 石油 地质

    在故鄕温州市瑞安陶山有一户殷实的小康人家公元一八九六年出生了一位男孩,取名张更字演村,就是这位男孩以后成长为我国著名的石油地质学专家。张更先生在瑞安高中毕业后曾一度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后因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报考国立东南大学(即中央大学前身),就读于当时,谁都不肯问津的地质系,毕业后曾在两广地质调查所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矿床学的研究,是我国地质之父李四光先生的有力助手和得意门生,在李四光先生支持和授意下,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六年赴美国哈佛大学

  • 文章青山寶藏到處有江河湖水共長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矿物资源 江西地质 稀土资源 金矿发现

    吾赣截至一九八九年十月止,已找到一四六种矿物,产地五千多处,其中探明储量,位居中华前列者,计有廿六种,占全国首位者,亦有十种,如金、钨、铜稀土、钽铌五项,蜚声全国;资源大省,当之无愧,物华天宝的江西,遍地是宝藏,为经济繁荣,展现出一幅灿烂前景。地处太平洋成矿带的江西,矿产条件非常优越,很早便是中国地质探矿家,最注目之地。但是由于久历长年的战争,烽火不断,民无宁日,致无法觅得一份完整的地质矿藏资料,兼以从事地质工作人员,殊感缺乏。赣水茫茫,群嶙悠悠,赣人对

  • 文章在東海縣開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地质勘探 水晶加工 东海风貌

    去年九月《海州文献》总目八十六期上,笔者曾介绍东海县水晶加工业腾飞的情况,藉引起在宝岛海属同乡的共欢。今年八月四日,还在这块盛产水晶的热土上,又传来我国地质科研工程—「亚洲第一井」开鉆的喜讯,觉得这是有关推动我国地质科研事业发展关键性的,举世瞩目的工程,更应向诸位乡长说明介绍,共享欢乐。参加这一开鉆仪式除相关领导和广大群众外,还有来自国际大陆鉆探工程委员会参予国美、俄、德等国家数十名地质专家和学者。这口井计划鉆探五千米深,投资一·五亿人民币,历时三年左右

  • 文章宜春富礦藏 開發前景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王景輝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宜春市 矿藏资源 开发前景 地质勘探

    不透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石结构呈粉末状,颗料非常微小,平均粒度为12.6微米。它的品位很高,杂质极微,二氧化硅含量达99.75%,而含铁量却只占0.04%,是全国罕有的优质石英粉矿。近年来,石英粉矿的开发工作进展迅速,先后已建起了八个开采点,每年产矿石三万多吨。开采的石英粉矿经过粒化工艺、加工成石英粉成品后,或供制高级高白度玻璃,或供制器皿,或用来供作高压电瓷中的一种原料。利用石英粉为原料制作的高压电瓷,不仅耐压性强,而且无龟裂现象,使用寿命长。它的抗拉强度要比原国产

  • 文章谈山东的井水源与地质关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山东 井水水源 地质关系 横土 竖土

    在抗战期间,笔者服务于省府,办理振务工作,终年奔波各地。除鲁东地区外,其余各县大部份都到过,并多以徒步行之,故对各县之水井与地质关系,略有所知,但都是走马观花之皮毛而已,并不深切了解,难免有失眞之处。在闲暇之余,献就所知槪略述之,作为各鄕长无聊时之消遣资料,并请多加指敎。鲁东南各县山多地少,多系沙土地,土质松弛,而且均为竖土。什么为竖土呢?如果在地上挖一个坑,周围的土就顺着塌下来,面积愈塌愈小,时间一久就能履平。什么为横土呢?就是挖一个坑,周围的土仍然

  • 文章考古學的發展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王祥第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人类历史 物种起源 地质 气候 考古学

    床暴露了古代村落的遗迹,在这些遗迹中,因为被水淹没,故保存下来许多东西,犹如庞贝遗迹被火山灰烬掩没著保存下来一样。所保存下来的,不仅有以前所收集过的那类器物的残件,而且还有带着易腐的木柄的石斧、篮子、纺织物,甚至石器时代人的面包。但是,这时候引伸到地质年代的石器时期的更早阶段也发现了。一七九七年,弗来尔(John Frere)在荷克斯恩(Hoxne)认辨到显然与已绝种了的兽骨在一起的石器工具。十九世纪,巴克兰德(Buck Land)在威尔士、拉尔特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2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四川物产 川省煤矿 四川地质调查所 全省储量 煤矿分布

    川省煤矿,分布綦广,根据四川地质调査所之报告,以河流运道为范围,大致可分为九个区域:㈠岷江北段之成都区:储量约三二七、○○○、○○○吨。㈡岷江南段之乐犍区:八九、三○○、○○○吨。㈢长江西岸南段之川南区:包括赤水、永甯、长宁、南庆等河,共约二八九、八○○、○○○吨。㈣长江西段北岸之沱江区:四二九、三○○、○○○吨。㈤嘉陵江上游之川北区:八三、六○○、○○○吨。㈥长江中段与嘉陵江交叉处之重庆区:一、○四八、○○○、○○○吨。㈦渠江区:二九六

  • 文章水利的興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水利 四川 地质 成都平原 历史沿革

    四川在中国地质史上论,在第四期的近古时代,还是所谓新地中海,直到第五期的新生代(注一),新地中海才渐隆起为陆地,海底日渐干涸,便造成盆地的形势。因为盆地中央低洼,四面山水均往下流,尤以西部万山之中,源高流急,来水时甚为猛烈,遍地常成洪水之灾。四川的大河为岷江,江水即发源于松汶万山中,故又称汶水,或曰都江。而山高海拔达三四千公尺,每华里降下度达四公尺,因此古时的四川,最严重的问题,便是水患。华阳国志载:「蜀王杜宇丞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注二)。玉垒山

  • 文章金山眞的有金礦嗎?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金山人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金矿 地质专家 勘测队 张堰铜矿 金属储量

    金山发现金矿,可年产黄金万两」,这简直是一条爆炸性消息,振奋著海峡两岸「一块土上人」的心!(编按:本刊七一期五十二页「故乡零缣」刊有此讯)那么,金山真的有金矿吗?问题得从一九七二年说起,那年头,大陆虽然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动乱之中,但是国家有关部门还是投入约六百万元左右资金,召集一批矢志以开发地下宝藏为已任的地质矿产工作者,组织了一支地质勘测队,来到金山县张堰镇,开展了找矿工作。这支勘测队经过十年钻探,累计钻深了六万多米,取样二千六百多件,终于在张堰地区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