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交通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偃師瑣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蔡拱星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偃师 地理交通 名人古迹

    多數縣份的設置與命名、都各有它的歷史背景和成因;像偃師縣、自商有三亳、成湯居西亳始、這裏就形成了行政中心的範疇。武王伐紂時曾在此築了城、並且又在這息戎偃師,春秋時的周尸氏邑,也是設在這裏,於是到西漢時代,就把它劃爲一個縣,因武王伐紂的息戎偃師,所以叫做偃師縣。西晉時代雖有變易,但到隋朝便又吿恢復。明淸兩季,屬於河南的河南府、或河洛道。民國以來,劃爲河南省第十行政區。偃師東鄰鞏縣,西接洛陽,北面是黃河和邙山,南面有五佛、馬鞍、雙尖等諸山,伊水洛河是匯集於境...

  • 文章談廣濟憶鄕情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周錫祺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地理交通 民风民俗 风景名胜 广济县

    一、鄉思我離別湖北廣濟的家鄕,轉眼已經十八年了,在十八年的歲月中,無數次的在月夜徘徊沉思,曾有過千萬次的想起了我畢生難忘的家鄕。那裡的村莊院落;山水田隴,與我童年的生活,幾乎融成一片。一別十有八年,這十八年的歲月,在我個人來說,正是黃金時代。我曾有多少美麗的幻想?統給**粉碎了。現在五十出頭,山河雖然依舊,地方人物,早已全非,怎不令人時起鄕思之念!無怪乎李太白當年客遊他鄕時,靜夜思鄕的詩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擧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鄕。」這種思鄕的心情...

  • 文章我的一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0期  作者:方克勝 何敏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方善之 生平回忆 芒市 故乡发展 地理交通

    浮生若夢,轉眼已是白頭人,囘憶在虛度七十五年歲月當中,由於國家多故,歷盡滄桑;自陸沉神州,隨政府播遷來臺,荏苒韶華,算起來又念餘載。際此中興在望,復國收京,指日可卜的時候,益令人懷鄕日切,對故國的河山時瀠夢想,就是如烟的往事,也常憶心頭,因此,將生平經過扼要的記述下來,一方面藉以誌念,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一番自我的檢討。芒市,是我的故鄕,它係雲南省潞西縣所屬的一個土司地區,位置在滇緬邊陲,爲滇緬公路交通孔道。自明英宗正統九年時,(公元一四四四年)王尙書驥征...

  • 文章茶陽史地文物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期  作者:郭湯盛 出版时间:1965-08-15
    关键字: 茶阳镇 历史沿革 地理交通 民族人口 科名人物

    (一)歷史沿革考吾邑舊名茶陽,在未建縣以前,隨朝代之不同,其名稱與統屬迭有變更,迨明嘉靖五年,正式設立縣治後,始定名爲大埔,以迄於今。玆將歷代沿革名稱表列於下:民國肇造,廢除府制,始成爲縣治單位,直隸廣東省政府管轄,查開邑初期,全縣分爲灣州淸遠兩都,轄三社十七甲。計灣州都二社十甲,即三河社、大麻社、在城甲、維新甲、保安甲、石上甲、永興甲、大甯甲、長富甲、長治甲、永靑甲、坪沙甲。淸遠都一社七甲,即同仁社、百侯甲、白寨甲、岩上甲、大產甲、蘭沙甲、源高甲、古源...

  • 文章攸縣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劉哂之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地方县志 攸县 史地变迁 教育 地理交通

    「攸」以水得名,沿革不一,或曰「陰山」,或曰別有「陰山」;秦隸長沙郡,漢析「陰」爲「攸」,隸長沙國,三國隸湘東郡,唐隸南雲州,貞觀廢南雲州隸衡州,宋屬潭州,隸荆湖南路,元仍爲州,屬天臨路,明改爲縣,屬長沙府,淸因之,設「清揚、永平、擢秀、東江、北江」五鄕;迨及民國,改設「慶雲占國泰,民安聚星景,物華天獻寶,人傑地成靈,河淸兼海晏,穀嘉共芝馨,屯(半)」三十都半。民國二十六年實行鄕鎭保甲制,後改設「皇圖、雙江、洞井、明月、大滄、南田、夏泉、新江、大同、雲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