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四川历史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川交通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1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64-05-01
    关键字: 四川 交通 邮政 电讯 历史资料

    黔江自贵州之合伞洞至涪陵,均通木船。此外如赤水河、横江、綦江及其他小支流,皆略有舟楫之利,惟不若上述数河之重要。二、公路四川省之公路建设,在抗战前后,有长足之进展,修成通车之干线,有如下述:㈠川黔公路,由成都直逹贵阳,全长九百七十九公里。㈡川陕公路,由成都至寗羌,全长四百二十公里。㈢川湘公路,由綦江站迄川湘分界之茶洞鎭,全长七百〇四公里。㈣川鄂公路,由成渝路之简阳站迄鄂之利川站,全长八百〇九公里。㈤川康公路,由成都至康定,全长三百七十三公里。㈥川滇公路,由

  • 文章水利的興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水利 四川 地质史 成都平原 历史沿革

    四川在中国地质史上论,在第四期的近古时代,还是所谓新地中海,直到第五期的新生代(注一),新地中海才渐隆起为陆地,海底日渐干涸,便造成盆地的形势。因为盆地中央低洼,四面山水均往下流,尤以西部万山之中,源高流急,来水时甚为猛烈,遍地常成洪水之灾。四川的大河为岷江,江水即发源于松汶万山中,故又称汶水,或曰都江。而山高海拔达三四千公尺,每华里降下度达四公尺,因此古时的四川,最严重的问题,便是水患。华阳国志载:「蜀王杜宇丞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注二)。玉垒山

  • 文章四川四川大学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期  作者:張羣 出版时间:1963-02-01
    关键字: 人文历史 四川大学 国家建设 人才培养 社会风气

    编者附识)本刊函请张羣先生惠赐鸿文,承一月十日覆示:「大函诵悉,承嘱撰文,至感雅意。惟日常公务太忙,殊苦无暇构思,因忆行箧中藏有三十二年在四川大学讲演「四川四川大学」一稿,其中所述四川历史入物与自然环境,四川人的性格与风气,及建设四川所需要的人才各点,似尚有当于贵刊阐扬四川文物之旨,用将原稿抄奉,请赐刊登」等语,谨为注明,并致谢忱。今天贵校擧行 国父纪念周,本人应邀来讲「四川四川大学」这个题目。看见各位靑年同学,济济一堂,精神蓬勃,非常快慰。因此涉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