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城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鄂州古城墙防洪史话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夏祖恩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防洪 古城墙 城市规划

    鄂州市规划建设沿江大道,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建设美好家园,建成靓丽江滩,使广大市民有个休闲娱乐的大场地,人们无不拍手称快。沿江大道的走向关涉到长江干堤城关段,亦即鄂州一段古城墙的保护问题,报纸、电台、电视台只报导了城建、规划、交通、文化等部门负责人的意见,而不见水利堤防部门负责人的意见,这是使得人们不无担心的,尤其是电视台播放有关部门负责人讲话:「鄂州古城墙自一九四七年才开始防汛的」。意即鄂州古城墙自一九四七年后才担负防洪任务的,此前数百年只是作为一般

  • 文章中國名城話大理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鄭嘉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大理古城 地理风貌 历史发展 古城文化

    四角,各立角楼一座。此砖城的修筑,更加固定了城址,使城内的经济文化发展有了可靠的安全保证。由于大理地处滇西交通要件,加上风光奇秀,气候温和,文化发达,在明代成了名流学者汇集的地方,著名文学家杨慎,地理学家徐霞客,著名的政画家担当和尚等都在此写下了不少优美的清文。至晚清,大理的工商业一度很繁荣,铜铁金银制品,称木玉器加工,大理石加工故手工业很兴盛,这种传统一直沿袭至今。现在,大理石城作的一种古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古城内禁止盖高楼大厦和西式建筑。一九八三

  • 文章沭阳古城新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古城新貌 土城 拆除古城 道路建设 市政设施 交通线路 商业

    沭阳在明代以前无城,至明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流寇入境,七年(公元一五一二年),知县始筑土城。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三年)知县徐可达议修以砖。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古老之沭城延续四百二十五年之久,为了抗日作战,不得不忍痛将其拆除。古城垣虽拆除殆尽,但城里所有之建筑物原封未动。城市民之住房,三分之二为砖瓦结构,其余均茅草屋。从西关宣义门至东关承晖门为主街道。每条街道均为乱石铺成,崎岖不平,而且颇为狭窄,仅能通行一辆马车。各条小巷口均为土路,每逢

  • 文章廣西欽州市旅遊資源及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欽州市台辦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钦州市 文化古城 旅游资源 产业发展

    文·欽州市台辦提供欽州市位於廣西南部沿海,北部灣之頂,是廣西沿海的交通樞紐,轄靈山縣、浦北縣、欽南區、欽北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娘灣旅遊管理區。全市總面積一、〇八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五六三公里,總人口三百九十多萬。欽州依山傍海,山青海藍,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熱量充足、雨量豐沛,年均氣溫2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皆可旅遊,是避寒納涼的度假勝地。其地處越南臨界,和廣東、海南毗鄰,是構建環北部灣濱海跨國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得天獨厚的地...

  • 文章欽州概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5期  作者:欽州市台辦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文化古城 自然资源 区位优势 政策优势 生态宜居

    文·钦州市台办提供(注:钦州湾广场)钦州市下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全市陆地总面积一·〇八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五百六十二公里,总人口三百九十一万。历史悠久、物产丰富钦州是一座拥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岭南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是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的故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钦州物产丰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荔枝之乡“、”奶水牛之乡“、”大蠔之乡“和”坭兴陶都“,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

  • 文章从万载古城看赣派建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0期  作者:丁梓青 徐小明 出版时间:2015-08-25
    关键字: 赣派建筑 天井式民居祠堂 万载古城 建筑特色

    特别是那些几乎覆蓋全省的天井式古民居古祠堂,是典型的赣派古建筑的代表,其建筑布局体现了赣派古建筑的实用性和中国画审美性的完美结合。万载古城的建筑,折射出赣派古建筑哪些独特的光辉呢。空间关系可呈现先民生活场景。因多种原因,如今大部分赣派建筑个体失去了与原有环境的依存关系,以至于看不到赣派建筑群体效果和整体风貌。因此,一些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区、古街道和原生态村庄就显得弥足珍贵,比如万载古城田下街区与小北关街区。在万载古城田下街区范围内,祠堂、民居、古街、巷弄、水井

  • 文章水乡古城松江的桥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华亭 往事回忆 水乡古城 故乡发展 水利交通

    松江古称华亭,南宋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年十月成画的《云间志》说:「华亭环邑皆水」,为江南著名的水乡县治之一,县境河道纵横,密如蛛网。距南宋八百多年,一九九一年编纂出版的《松江县志》记载说:境内有「大小河流,总数达三九〇五条。(新编《松江县志》页一一六)为了发展农工业生产,开展商务交易,方便居民日常生活,「须桥以济」。据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年)纂撰的嘉庆《松江府志·松江府城图》所示,仅松江城内有桥名的桥,不计四城门内的关水关,有桥七十座。可见水乡古城松江

  • 文章汾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汾河 各地区情况 临汾县 襄陵县 古城遗址 通志记载 荣河县

    汧、老滩汧、古城汧、中原汧、常村汧,余水入汾。宋熙宁五年废慈州,以鄕宁鄕分隶太平稷山,今鄕宁山水多入太平。」灵景泉——通志:「灵景泉在县东西二十五里景毛村南,漑四村田,至西郭村西,潜流地中,村东复见,入于汾。」源泉——通志:「源泉在县北,发源景毛村,又潜流地中,至西郭村东复出。」纪要:「源泉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潜流地中而西南出,引渠漑田,下流入汾。」灵源泉——通志:「灵源泉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陈郭村西南。明嘉靖时,涧水垫之,淸康熙十年泉复涓流。」龙谷水——通志

  • 文章新疆——南疆、帕米爾高原探秘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南疆 帕米尔高原 旅游观光 古城遗址 交通 酒店 山川地貌 探险家

    在她执政时期,社会安定,维吾尔族开始在城市和农业地区定居下来,和当地居民融合。晩宿喀什邦臣大酒店。第八天驱车往塔什库尔干:沿着中巴公路,途经「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进入这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虽是第二次(按九十一年九月曾经过喀什至卡拉库尔湖段)走进此路,仍只有叹服与震惊!昔日楼兰古城的斯文,赫定和畅游中国的马可波罗,及大和尙唐僧,当年走的都是这条路,因为南来北往,或入中国,或去西亚欧洲,经由帕米尔,仅此一条通道。此一高原作为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屛障

  • 文章祁县古城暨渠家大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少軒 張春平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旅行见闻 祁县古城 晋商文化博物馆 渠家大院

    张少轩口述、张春平整理壹、前言作家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书中述及:「在山西最红火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民间亦盛传北京游紫禁城、祁县游渠半城,趁著清明节前赴山西扫墓,顺道一游祁县古城,一般而言,直接前往可乘飞机或火车至太原,然后乘巴士直达景区,或由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祁县县城东大街—晋商文化博物馆,笔者由第二路线抵达,参观了古城、老街、文化博物馆并在东大街饱尝美食「八碗八碟」,眞是不虚此行。贰、祁县游渠半城祁县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