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祥地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華夏文明看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申維辰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华夏文明 文化发祥地 山西简介

    ㈠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华夏文明又称为黄河文明,主要是在黄河流域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期间,形成汉民族的主要聚集区文化形态的一种称谓。山西作为黄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有一系列旧石器和新石器考古的依据来做支撑。特别是华夏文明,作为一种文明的形态出现是有标志的。因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文明的出现。目前我们国家文明探源工程正在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派专家听取考古组的汇报,把他们的成果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就是说发现了

  • 文章「函谷關」與「靈寶巿」今昔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張周朔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函谷关 雄关要塞 文化发祥地 名胜古迹 物产丰富

    函谷關建置於春秋戰國時代,爲我國千古雄關之一;因關在峽谷之中,深險如函,故曰函谷。北瀕黃河,南依秦嶺及殽山(余舅家村曰崤底,即以其位於殽山餘脈之故),縱深一百八十里,直抵潼關;賈誼「過秦論」之首句,即爲「秦孝公據殽函之固」,其衝要可知。靈寶有一條澗河自南而北,流注黃河,關址即位於間河西岸上之王垛村,北距黃河僅七公里。(王垛村爲余姑表弟張高身之家鄉,高身大學卒業後,終生從事教育工作,於一九九二年退休;其子世超,現任職北京中央科學院化冶所。)函谷關向稱兵家重...

  • 文章(肆、故里風采)青島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帆船之都 道教发祥地之一 青岛更变史 东方瑞士 名山海山

    845万。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鎭—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鎭,昔称胶澳。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 文章(肆、故里風采)齊風陶韻 生態淄博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淄博游城 齐文化发祥地 九月姜太公纪念日 世界足球起源地 中国陶瓷名城 蒲松龄故乡

    淄博,自然风光秀美,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是山东省五大旅游区和八个主要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淄博大力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全市A级旅游景区有26处,其中AAA级旅游景区12处,AAAA级旅游景区6处;星级旅游饭店40家,其中四星级饭店5家,五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100家。淄博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八百余年,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国孕育了博大精深

  • 文章(肆、故里風采)齊國首城 寶石之都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国际宝石节 金融生态县 蓝宝石之都 特色旅游景点 首阳山 齐文化发祥地 火山群奇观 产业结构丰富

    思想的升华,灵魂的洗礼。昌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境内存有200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透过这些遗址,我们领略到昌乐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博大。白浪河源头。白浪河发源于唐部鎭的打鼓山,横贯昌乐县境内,流经潍坊市中心,经寒亭区央子鎭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127公里,被称为潍坊的「母亲河」。龙山文化遗址。在中华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东夷人创造了同期最先进的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