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考证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陶文毅公改革兩淮鹽務考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周維亮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陶澍 两淮地区 盐务改革 历史考证

    吾湘安化陶文毅公(澍)爲前淸嘉(慶)道(光)年間之一代名臣。卒後一年發生鴉片戰爭,卒後十二年而有太平軍金田起事之變。文毅未及躬役其事,故其名轉不若素蒙公所奬掖之後進如林文忠(則徐)、胡文忠(林翼)、左文襄(宗棠)諸賢之孔彰。時會使然也。公少負經世志,喜讀有關天下利病之書,尤邃史志輿地之學。生平事功之最著者三;曰水利、曰漕運、曰鹽政。政績燦然,故能上邀特達之知;宣宗詢知家世後,親書「印心石屋」齋額及擘窠四大字以賜之,際遇之隆,曠代所尠。爰向其玄孫女希華女士...

  • 文章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南海諸島新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劉伯強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南海 历史考证 丰富资源 开发建设

    探索歷史古書記載,遠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建立遠洋航海事業,從事漁業生產與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通商,經營貿易,稱此一航線爲海上絲路。我國先民頻繁航行與南海上,必須穿越南海諸島,是最早發現這些島嶼及珊瑚礁灘,並繪製了海圖,並予以命名。東漢時期(西元約三十二—九二年)班固所著「漢書地理誌」曾敘述漢武帝派遣使臣乘坐海船駛往南海,經過諸沙群島,東南亞各國,最遠到達印度東南部的康納佛侖,以及斯里蘭卡等國,開啓了海上貿易航線。西元二二六年三國時代東吳孫權亦派遣朱應,康泰使臣從...

  • 文章董作賓先生對於甲骨文的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安阳殷墟 考古挖掘 历史考证

    甲骨文從淸光緖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發現以來,雖然不過七十五年,但它早已成了顯學。由於這批原始的而且豐富的資料之發現,於是糾正了很多傳述中殷代史事的錯誤,更大量地補充了書本記載的闕漏;它對於古文字學的裨益,更不待說。七十多年以來,從事甲骨學硏究工作,而具有卓越成就的學者,已故的如孫貽讓、羅振玉、王國維、吳其昌、唐蘭等,固各有其獨到的創獲;而用力之勤,貢獻之大則莫過於董彥堂(作賓)先生。彥堂先生是河南南陽人,生於淸光緖二十一年,也就是甲骨文發現的前四年。二十...

  • 文章也談李毓昌揭發山陽知縣王伸漢侵呑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呉洽民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历史事件 清朝政治 山阳知县王伸汉侵吞案 历史考证

    拜讀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長河副刊:尹顯亮先生大作「欽差大臣李毓昌、揭發侵呑案慘遭毒手」一文—「朝廷賑銀六十萬兩,縣長汪伸漢侵呑、災民上吿到京,刑部尙書鐵大人保擧新科進士李毓昌承辦,廷上委以欽差大臣,受賄包括巡撫……因涉及清代政風問題,而未見載於清史,眞可謂黑暗政治下的犧牲者。」(節錄其大意)文情並茂,辭意暢達,至爲敬佩。惟與史實頗有出入。嘉慶十三年秋,淮安(山陽)大水振饑民,江南總督鐵保委派李毓昌(戊辰進士、即墨人,以知縣分發江蘇任用),至山陽查賑,...

  • 文章古海州的甲子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古海州甲子河 开河工程 港口经济发展 历史考证

    甲子河,是海州的一條古河,河身雖早已不復存在,但這條河的名稱,卻爲史志所載,民心所記。古時,作爲海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海州城,官民所需的米薪,主要來源是其東南諸鎭。而這些糧草,直到淸嘉慶初年,仍需繞道薔薇河,才能運到城內,耗時費力,十分不便。嘉慶三年(一七九八),淮北鹽商出資將運鹽河卞河口(今海州區錦屛鎭柿樹村卞河口)以下,至孔望山東北角入海處的新浦(河名,也叫朐山河)挖深、拓寬,並將其入海處定名爲「新浦口」(今新浦區鹽河南路上的工農橋附近),作...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