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往事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的母親河 塘河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瑞裔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塘河 母亲河 历史变迁 往事回忆

    臺北瑞裔那是廿年前吧,陪著八十三歲父親急奔老家瑞安,探望病危的姑媽——父親背井離鄉數十年唯一還在世的同輩親人。那時歲末隆冬就快過年了,天真的冷,凍手凍腳睡都睡不暖,爸真的行,每天搭三輪車到醫院陪姑媽,我真的愁,怕爸也撐不住。數日過去,姑媽病沒見好轉。一天醒來父親突然說:我們去祖祠看看吧!急約了遠房的表哥帶路,就我們三人出發了。爸還記得路。他說,我們就坐塘河的船去吧!塘河對我全然陌生,那天我們搭上一艘像詩畫中的烏篷船,不過要大許多,可是又擠又髒,船上菜販、...

  • 文章南昌城鄕聞見瑣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羅時實 出版时间:1968-12-02
    关键字: 南昌 往事回忆 商行 民国历史

    商號與行號(下)茶食店最出名的要數徽幇領袖萬元、信茂兩家,萬元店東姓汪,與我家對門却從未見過。信茂在民十以後生意蓋過萬元,先君和他家認識,有一少東也在中大畢業,去美國留學,據說是受我家影響。這兩家都有水客駐寗州祁門杭州等處,茶菁運到在作坊焙製。僱用少女揀茶,剔出壞的名爲茶頭,賤價賣與勞動階級。據說好的茶葉都要在少女懷中溫馨一下,那時尙無「吃豆腐」名詞,店夥很可乘此機會調謔一番,不在違禁之列。這兩家的茶葉能到達本省每一角落,四兩一包的香片時節送禮少不得它。...

  • 文章紀念「七、七」抗戰的反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反思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人物悼念

    台湾,更获得巨额赔款;据史料记载,赔款金额相当于大清三年半的税收,接着日俄战争他又获全胜,把俄国在我们东北的一切权益全囊括了去。直到民国二十年沈阳事变,实质上已把东北三省的土地及资源并吞了。笔者认为,七七抗战,我们再各方面的准备都是严重不足,只得仓卒应战。胜利像奇蹟般来临,接收更是千头万绪,手忙脚乱,战争是残酷的,历史是无情的,机会是一去不回的,但胜利真是惨胜吗?绝对应该更冷静思考、思考;据史家资料,八年抗战全国死伤的军民同胞,多达两千多万,财产损失更是

  • 文章博望散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武建華 向克 張紅陽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博望 童年往事 历史沿革 家乡小吃 今昔发展

    我们离开了博望十多年了,偶尔回去看一看,倒也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平平淡淡的,日出月落,日落月出,周而复始。可常常又为之魂绕梦萦,乡思如同酒一样,时久日醇,究其缘故,大概是那平平淡淡之中蕴藏着丰厚历史积淀的原因吧!博望,中州名鎭,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西南,地处南阳盆地北部边缘,北枕伏牛,西依白水,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东有郑南(郑州至南阳)公路,西有焦枝铁路,南有南阳机场,是荆襄北通中原之门户,南北商贾之通津。博望的兴衰与整个

  • 文章上海話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9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1-08-15
    关键字: 上海历史 地点介绍 往事回忆 交通水利

    滬人稱小河曰濱,(讀如邦)如陸家濱、新紀濱、方濱皆是也。洋涇濱,河名也,爲黃浦江之支流,界於英法二租界之間,民國四五年間,租界當局,塡塞洋涇濱改築馬路,路成,初名長濱路,旋改名愛多亞路。南半屬法租界,北半屬公共租界,抗戰後改名中正路,因係就河道塡築,灣曲特多,宛如游龍。有目舊法租界外灘爲洋涇濱者,謬之甚矣。上海舊有之有軌電車,剏始於宣統二年,共分三個系統,公共租界先行開辦,法租界次之,南巿再次之,以公共租界之公司,範圍最大,共設九路:一路起自靜安寺,經愛...

  • 文章八十抒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汪能第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物书怀 历史资料 国家发展

    一、逝水流年人生旅,殊途同歸手握空。過眼雲煙名權利,公平正義善爲人。二、風雲迭起刀兵動,高台寶座白骨壘。多少元勛莫須有,多少無辜殉葬品。過客來往今安在,爲國爲民鑄人心。三、血肉之軀母體分,一席之地頭頂天。三六九等由來久,事看何許除積弊。大道之行天下公,人生一息權至尊。四、六國一統始皇稱,一世二世一家天。焚書坑儒開殺戒,苛政如虎民水火。揭竿而起火燎原,一枕黃梁萬世空。五、八千子弟高舉旗,楚漢相爭霸王稱。四面楚歌時不再,烏江訣別遠離親。約法三章弱勝強,興衰成...

  • 文章抗戰時期江西省臨時省會泰和回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泰和 抗日战争 江西省临时省会 往事夙文 历史集萃

    景瑗、张明善、马大浦、卢润孚、李静涵、严楚江、许传桢、杨惟义、潘慎明、黄正中、陈封怀,都是学科把关人,学界泰斗,校刊为《学校一览》《正大土木》《正大农学丛刊》《地户建设》《南洋季刊》等。一九四一年七月,增设文史、生物两系,一九四二年增设行政、师范、税务三专修科,一九四三年增设土木专修科、文史系分开,为中文系、历史系。一九四四年五月胡校长离职,萧遽校长接任,这时全校有教师二〇三名,职工三百多人,学生一、三八六人。一九四四年六月,设分校于赣州龙岭,罗容梓教授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