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勤工俭学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0期  作者:陳三井 出版时间:1984-10-30
    关键字: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经济状况 工作情形

    从上表可知,勤工生就读者以私立中学为主,公立中学只有一处。蒙达集人数最多,尙不包括女子勤工俭学生,如蔡畅、向警予等人所就读的蒙达集女子中学在内。华法敎育会等三团体向勤工生推介之法国工厂多达八六九处,但因经济不景气,工厂裁员无缺,或条件不合,或厂方为保设本国工人,被打回票者不在少数,故实际有勤工生做工者恐不到一半。根据华法敎育会同年之统计,超过二十人之工厂有以下八厂:(注三十二)勤工生所在的工厂种类繁多,其中最多的是铁工厂,还有火车、汽车、摩托车、飞机零件

  • 文章河南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陳三井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预备班 河南招考情况 推荐名单

    一、引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由几位旅欧前辈如李煜瀛(石曾)、吴敬恒(稚晖)、蔡元培(孑民)、张人杰(静江)、张继(溥泉)、汪精衞(兆铭)等人所共同发起,倡议于民国初年,盛行于欧战结束之后,是一项鼓励家境不富裕的年轻人到法国「勤以作工,俭以求学」的留学活动。(注一)这一批把法国影像当成改良中国社会,促成中国现代化模型的知识菁英曾先后组织「留法俭学会」(注二)、「勤工俭学会」(注三)、「华法敎育会」(注四)等团体,大力鼓吹倡导,予有志留学者以必要的各种帮助和照顾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