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路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104國道蒼南段改建提前完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工程 修路 104国道

    投資五八六萬元的〇四國道線蒼南段改建工程已提前二七〇天完工,其中平陽雅回至靈溪鎮南水頭的十二公里路段已建成並達到國家交通部頒布的文明樣板路標準,成爲總長二三四五公里的一〇四國道線中最長的建有防撞鋼護欄的文明樣板路段。一〇四國道線在蒼南境內達二五公里,南起分水關,北至平陽雅回。由於路面狹窄,加上每天車流量達一萬輛次之多,由此堵車十分嚴重。爲此,蒼南縣政府從九四年十一月開始,下決心對境內的一〇四國道線進行改造,並採取『自我籌資、自我還貸、自行投資、自行施工』...

  • 文章蒼南礬都省道改舖柏油路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馬鳴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苍南县 修路 施工

    蒼南縣南水頭至霞關省道公路起于104國道1997公里加080的南水頭,經觀美、南宋、礬山、坑門嶺。馬站、沿浦至霞關港,全長67.9公里,屬山嶺重丘區地形。九二年經省交通廳批准,一期工程南水頭至礬山段按山嶺重丘三級公路技術標準進行,預計九三年底竣工。二期工程礬山至馬站段,擬定九四年動工。該段公路起28K+500至50K+1000止,長爲21.5公里,越過坑門嶺海拔高程爲605M,接連急彎陡坡,最大坡縱爲10%,最小平曲線半徑15M,線型很差,20公里就有彎道250餘處,原路基寬6-7米,路面僅寬3.5-4.5米,...

  • 文章張浩泉捐資修築石子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1999-06-15
    关键字: 探亲 捐赠 修路 助学

    武進市成章鄕台胞張浩泉,老家在圩庄村,先後已五次回鄕探親,因看到村上的一條主道泥濘不堪,雨天行走困難。九八年回鄕便立刻捐助人民幣八〇〇〇元,用以修築石子大道。另外又捐資二〇〇〇元給當地小學充實教學設備,對於張浩泉先生爲家鄕慷慨解囊的義舉。群衆交口稱讚。

  • 文章民初山西之路政建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期  作者:北亨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民国初期 修路 交通建设

    国父谓:「建设之首要在民生」。而行,为民生四大需要之一,故政府对人民,除力谋足其食、裕其衣、乐其居外,尙须修筑道路,以利其行。良以道路交通为地方之命脉,亦为政治、经济、治安、文化各项建设之基础,若道路阻塞,形成瘫痪,难收脉络贯通之效。是以欲使交通设施,能配合其他建设之需求,则有赖于完整之路政建设。山西于民国八年,即规定修路计画大纲,其路线分省路、县路、鄕路三种,以省路省修,县路县修,鄕路鄕修为纲要。玆分述如下:甲、省路:分干路、支路两种。一、干路系以省垣

  • 文章邊爾旺及其爾旺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蘭安樂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边尔旺 修路义士 阎锡山 尔旺洞

    从太原驱车北行至段家峪时,你会在前进方向的左方看见一个废弃了几十年且被土石埋了下半部多半截的铁路坠道的洞口。这就是修路义士边尔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北同蒲铁路修筑的「尔旺洞」的南口。边尔旺者。何许人也?边尔旺(一八六三—一九四四),字化之,五台县边家庄人,世代务农。尔旺少时以去盂县其外祖父家的道路难行,遂立下长大修路利民的大志。青年时期,迫于生计,未能如愿。民国十九年尔旺四十岁。其父边中兴去世后,他便弃家到盂县黄背沟、大小辿、长梁等地亲自察看地形,修筑

  • 文章瑤溪瑣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瑶溪村 村落发展 修路建设 村民概况 村镇建设

    发展,有愧于列宗列祖,有愧于子孙后人。若要富,先修路,作为瑶溪人,作为瑶溪的子孙,我们不能再等待、坐失良机,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捐资,慷慨解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快尽早地把通往瑶溪村的幸福大道修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瑶溪村将变成美好的乐园。鄕情是永存的,鄕心是永驻的,您的资助将永远铭刻在瑶溪子孙的心坎上。而您的芳名更永远嵌刻在瑶溪村口的功德碑上,与日月同辉。祝全家吉祥如意瑶溪村全体村民一九九九年金秋瑶溪全体

  • 文章拓建道路造福鄉梓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官世泉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联名来信 修路造福 筹集善款 思想路成

    经济拮据,生活困难,要筹措道路拓建的经费,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特函请旅台宗亲大力支持捐助,以便拓建这条路。完成后不但便利家鄕宗亲及行人的交通,而且旅台鄕亲返鄕探亲时亦可乘车直达家门口,甚为方便。笔者于接到上述来信后,认为舖桥修路是行善积德的最佳善行,于是积极发起捐助并率先捐款,以期抛砖引玉。承蒙官世如、官步升及官步院宗亲的热忱支持,慷慨解囊,共募得捐款新台币陆万捌仟元,汇寄给河田官氏道路拓建委员会,委托办理拓建工程,并表达思鄕深意。该道路于一九九七年七月

  • 文章風雨樓隨筆(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6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多多餐厅 衣食父母 门庭若市 诚信为本 立桥修路

    垂老當「跑堂」拙作「風雨樓隨筆」,已脫稿五期,五期短短的空間,一晃便是漫長的一百五十天,老年光陰,似乎特別容易消逝。在這將近半年中,這連做夢也不曾想到會去當一名小餐廳的「跑堂」,還身兼採辦,廚司和招待等雜役,每天手忙脚亂,弄得頭昏腦脹,因此沒有工夫塗鴉。雖然我無時無刻不想爲本刋執筆補白。我主持的「多多」餐廳是一家故鄕口味的小吃店,地址在並不熱鬧的麗水街上。經過半年的經營,這家小店,知名度居然大高。政要,將軍,時常悄然光臨。來自海上的不少商業鉅子,幾乎皆來...

  • 文章回饋家鄉簡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胡一帆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回馈家乡 家人事略 新建房屋 开放探亲 修路

    泰和 胡一帆我快到七十歲了,不敢想人生七十才開始,雖不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但想到七十歲以後,上道山的路越來越近,因爲生命實在有限,七十歲之後,說走就走了,此爲任何人不能避免的事。我十七歲離開江西省吉安地區泰和縣,出來之後,先到廣東汕頭、廣州,然後大、小金門、南北竿、馬祖、台灣。自五十一年三月來高雄巿住,至今已近四十年,超過在家鄕路溪村原爲仁里鄕住的二倍的時間,儘管在家鄕住的時間短,但舊時的人,舊時的地,深深印在心坎裡,因此現在所想到的還是家鄕的人,和家鄕的...

  • 文章黃杰的軍事生涯與在海州政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李建生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黄杰 军事生涯 政绩 抗日战争 滇西抗战 新生活运动 修路 绿化 教育

    青天白日勋章。不久,塘沽停战协定签订后,黄杰部队调防徐、海,当时青年学生请愿抗日,激愤悲壮情緖感染黄杰,和学生相对痛哭,当时军人以服从为天职,限于国策,黄杰只得率师忍痛南下,驻防徐海地区,任徐海警备司令,一九三五年兼任中央税警总团长,总团司令部设在海州关庙巷。2、掀起海州抗日高潮: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不断派遣飞机到新海连上空进行军事侦察和战略轰炸,黄杰率部加强备战,建筑防空洞,并指示地方政府动员民众,家家户户建筑防空洞,搞好防空准备。在海州古城普设高射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