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供需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首创政府预算与总供需——估测相结合的制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黃子貞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总供需估测制度 制度意义 制度实施办法 制度应用展望

    一、总供需估测系计量经济学理念的应用二次大战后,计量经济学兴起,将一国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结果都加以数量化,无论生产、消费、储蓄、投资以及对外交易都以货币单位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以利观察各种经济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情况。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又依据经济理论与会计收支平衡原理,将各项计量编成多种帐表,具体表示各部门(如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国外部门等)各项经济活动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关系。1952年联合国复将这种会计帐表形式来陈示一国经济状况加以制度化

  • 文章淺談民生主義經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金萱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经济制度 供需平衡 三民主义

    资本以弥补节制资本之不足。公营与民营企业相辅相成,配合发展,以富国力,以裕民生。是故,民生主义的经济制度,不但可将生产问题与分配问题同时解决,亦可做到生产工业化与分配社会化的功效。三民生主义的经济制度注重供需平衡,而供需两者的关系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依经济学需要法则(Low of Demand)来说,设其它情况不变,价格下降,需要量增加;反之亦然,价格与需要量成反比,因此看似永远不会失调,而处于均衡的态势。但实际上,人类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例如大众对金钱、物质

  • 文章中國水的問題(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淡水资源 供需 水资源工程 水利法治建设 水资源保护 基本国策

    二十一世纪我国淡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一、预测依据㈠人口:根据《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至二〇〇〇年全国人口为十三亿;至二〇一〇年人口将增至十四亿;至二〇五〇年人口将达到十六亿左右。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率为百分之二十八点七,二〇一〇年为百分之四十,据有关专家分析,到二〇五〇年将达到百分之五十六左右,那时城镇人口约为九亿,农村人口约为七亿。㈡粮食:解决我国十六亿人口吃饭问题,必须立足基本自给。根据我国政府发布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按人均占有粮食四百公斤计算,二〇五〇年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