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6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财经」推崇同乡刘先先生政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刘先云

    刘先先生大冶人,在大陆时期,曾任湖北省政府秘书长,来台后,复任台湾省政府敎育厅长多年。去年台北市改制为院辖市后,被任为首任敎育局长之初。适値 总统明令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敎育,虽此一任务艰巨,时间迫促,而刘先生当时以『拓荒者』的勇气与毅力,毫不迟疑地挑起这副担子,而且一年来成果辉煌,固为北市敎育前途幸,亦吾鄂之光,特将「中国财经」本年九月五日所载「台北市改制后敎育面面观」原文中摘要转载,以志刘先生之政绩。·编者谨志·

  • 文章老農與老牛臨別也依依——廿一年情難捨,老農淚送老牛安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海天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农民 耕牛 云林

    据新闻报载,去年七月一日,台湾林县,有位七十五岁老农梁平,前晩彻夜难眠,半夜抚摸老朋友牛牛自言自语:「今晩最后一夜…」人牛朝夕相处廿一年的感情,在最后一刻眞情流露。当运牛车抵达,老农抱着牛牛的头老泪纵横,哽咽道谢:「多谢你帮我做廿一年!」而老牛似乎知道将离开老农,怎么也不愿上车,终于在第九次推拉时,回头望眺老家,缓步走上车,牠的心可能也在淌血。梁平与牛牛是老伙伴,每到种菜季节,人牛俩合作无间,耕耘过一畦又一畦的田。岁月如梭,梁平从五十岁中年人步入老年

  • 文章漫谈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连云港 连云市 海港测量 建设情况

    外,尤其奢望着供给将来编纂「连志」的一点资料,不过以后者言,从这里去糟粕、存菁华,可供参考的仍嫌太少,而有需查案及求证之处殊多,玆再将问题提出,并请阅者赐以指正和补充。1.连市的疆界,为北伐后灌县之整个第七区。该区于淸末为海州之东西路鎭(台山为西南向东北横亘形势,山之阳为东路鎭,山之阴为西路鎭。)至其所辖鄕(鎭)数和名称,以及日据时代与大陆沦陷后的疆域扩大情形,均待确查。2.全市的面积市筹备处时期,应有详确纪录。不知仍有此档案否?3.「连港」之名

  • 文章南之锡业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期  作者:秦慧伽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南锡业 滇锡 个旧锡矿 南锡业公司

    引言民国二十九年国府因长期抗战,求取战略物资,巩固财经基础,为先务之急。首先向美做桐油借款,结果信用昭著。乃于同年四月二十四日又与美签订滇锡借款合约。以滇锡四万吨,抵借二千万美元。用来向美购买军需物资。为促进滇锡生产以维对外信用,由资源委员会、南省政府、及中国银行三方面,将原有之南锡矿工程处、锡务公司、炼锡公司等机构,合倂统滇,组织成「南锡业公司」,从事开采冶炼。战前南所产粗锡,槪须运至香港重炼。将成色提高至九九%以上,方能外销。抗战军兴,滇越路

  • 文章敬悼于歩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于步云 悼念 生平事迹

    民国七十六年三月四日(农历二月五日),步先生在宜兰太平山旅游时,不幸宿病(中风)猝发,溘然长逝,撒手尘寰。追忆其生平,可谓商场一奇人!步先生,于民国十二年农历十二月廿一日,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南鄕西夏湾村,世代耕读传家,勤劳节俭,家称小康。先生在家排行老大,幼读诗书,聪颖异常,读书过目不忘。及长,胆识过人,卓荣不群。抗战期间,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先生乃弃学,赴靑岛市学商。民国三十七年先生在靑岛,适逢征兵年龄,被召从军服役于薛家岛。民国三十八年靑岛撤退随

  • 文章进行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劉卿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灌云发展 经济建设

    一、滿地和風早報春,緊繃發展這根繩。招商畫面誠調色,精彩文章韌寫贏。度勢籌描寬裕景,馳情待接小康謦。堪驚崛起張飛翼,一路飄紅報好音。二、悟知歲月最難留,耕實播眞獲好秋。爲使家園多盛旺,從無懈怠滯追求。比拼笑琢崢嶸事,較勁疾飛奮搏舟。臨港灘頭高浪急,紅紅火火湧風流。三、長虹跨越勢洶洶,做大做強做活中。新銳目光岐惰性,自然抱負出英雄。由來大話皆空話,豈讓虛容折麗容。感受悠然何得意,栽培繪得菜蔥蘢。四、思索縱橫不皺眉,民生帶綠衆心歸。目標咬定優環境,位次提升爆...

  • 文章自连港到连巿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连云港 位置 交通 国防 生产

    一、连港名称之硏究连港者,即 孙总理实业计划中第三计划第四部中之海州二等港是也。然而既曰海州,何得改为连港,个中原因,实具有下列二种理由:㈠总理实业计划自序中有:「……至其实施之细密计划,必当再经一度专门名家之调查,科学实验之审定,乃可从事,故所擧之计划,常有种种之变更改良,……」观此,知一切计划,常有改良之余地,况言海州二等港,实泛指海属海岸而言也,故其位置,有选择之必要。查海州沿海诸地,其能具海港资格者有三:一曰连(旧名老窰),二曰临洪口

  • 文章港和台山沧桑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9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4-03-15
    关键字: 民国陇海线 云台山 连云港市

    一、辟建连港口之动机陇海铁路肇始于淸光緖二十五年,其全长预定为二千公里,横贯我国东西,施工步骤为汴洛段、洛潼段、西潼段、开徐段、徐海段………,分段兴筑,因辛亥革命,连年战争,至抗战前,历时约三十年,仅完成东起海州(连港)西洛潼关,路长九百余公里,约为全线二分之一。民国二十年,铁道(今交通)部为谋统一全线之管理,乃成立陇海铁路管理局(局址在西安市)派任钱宗泽(慕霖)为局长(浙江人),体格魁梧,南人北相,英明果断,驭事有方,莅任之初,察知陇海沿线地区

  • 文章读历史风情谈南十八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李方青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历史风情 云南十八怪 云南铁路 民俗风情 地理坏境

    兴国 李方青曾去过南昆明旅游的人,除欣赏贵高原山水,及四季如春的气候外,对南十八怪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的鲜事。惟口耳相传结果,则产生了不同的版本,各种版本因未详述故事的内容,致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为故事来源不同,传述的人有异,而参加旅行团队,多属走马看花,在匆忙之间,要详细完整的记载,的确不易。大陆导览人员,在考训期间,虽发有导览大纲,但无详细内容,仍靠各人自己去蒐集,去补充,去美化,去发挥。教育程度较好,硏究进取心较强的人,其资料

  • 文章宏揚見義勇爲精神,促進創新發展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楊家麟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在台云南同乡 海外云南同乡 传统精神 乡谊深厚 合作互助

    民国四年,袁世凯妄自称帝,我南以一贫瘠省区护国起义,推翻帝制,再造共和。这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冒险犯难,见义勇为之精神,深入全省人心。民国廿六年抗战军兴南即以多年训练之精锐部队,开往前方,投入战场,台儿庄之役,扭转战局,而伤亡之重,令人心惊,厥后南更以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我远征缅甸大军,克尽军事基地,对外孔道之使命,亦即见义勇为传统精神之再度发扬。大陆沦陷,我南同乡纷纷外来,目前在台同乡约三万人,在泰国者近十万人,在缅甸者可能有三四十万人,而散居

共168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