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鄉憶舊之二:我的學校生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9期  作者:裘軫 出版时间:1975-10-05
    关键字: 怀乡忆旧 学校生活 小学时代 杭州安定中学 上海南洋中学 裘振才 王培荪

    全校也仅二三百人。我记得我们这班仅有我和另一位名叫锡祥,得以出外升学。可惜锡祥考入上海浦东中学,未卒业患了肺痨症病故了。我之得以升学,那是我父亲认为我是读书的上乘之材,应该化钱造就有用之人,他决心让我去杭州升中学,背后许多人都在讥笑他干这儍事。可是他深信高小校长先生的保证,认定我一定会学有所成,崭露头角。二、从崇仁到杭州在那个时代,要离鄕背井出远门是一件大事,要先祭吿祖宗,择吉上道。那年我是十六岁,约定几位亲友,已在杭州求学之人,预定在嵊城南门外卢日兴过塘

  • 文章溫州機械工業先驅——李毓蒙創辦第一所技術學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翁京華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李毓蒙 弹棉机 职业学校 职业中学 抗日战争

    后,纷纷汇款来支持办学。经过多方努力,一所工业学校终于在一九四二年二月建成正式开学。不久省教育厅也批准立案。学校定名为「私立毓蒙工业职业中学」。「敏蒙职业中学」,学制为五年,分初级、高级两部分,初级三年,高级二年,课程分设文、体、数、理、化以及机械制造、机械制图、工业材料等。在实际操作实习方面有:操作内燃机、机床、做钳工、铸造等。教师除学校聘请各专业课教师外,还延聘企业有一定实际经验的师傅示范指导。学生来源,主要为农村初中毕业或高小毕业生,同时也兼收所属厂

  • 文章姚宏影女士捐建母校藝術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姚宏影 温州中学 现代化艺术楼 捐赠

    本会名誉理事长姚宏影女士为祝贺她的母校—温州中学百年华诞,特捐赠人民币三百万元兴建造型别致的现代化艺术楼,温州中学特别将该楼命名为「宏影艺术楼」,十月十一日温州副市长陈艾华及姚女士公子张国祥共同为该楼揭幕。

  • 文章我喜愛昆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昆明 旅行游记 昆华中学 今昔对比 乡音乡情

    我是一九四五年秋季,由家鄕贵州盘县,被甫自中央军官学校毕业的国栋叔去云南昆明向第五军报到时,带去昆明考入省立昆华中学初五十二班挿班生的。后因成绩优良,直升高中四十八班。到大陆之政治变迁,我才离开了昆明。至海峡两岸开放后不久,我偕内子首度还鄕探亲,便假道昆明,且往返都在此停留。原因是我喜爱昆明。那儿不但有我的许多好同学和我的母校昆中;还有我唯一的近亲姑表姐瞿家惠一家人。尤其是昆明的市况,可说所有的街巷,我都记得很清楚。昆明的气候又四季如春,民族性亦和我

  • 文章陸凱譽滿舊金山

    来源期刊:《浦東》 第49期  出版时间:1987-07-15
    关键字: 陆凯 百乐明中学 电机工程 房地产

    本年五月卅日,美国旧金山世界日报刊出一段消息说:现年十八岁的华裔陆凯,以各科全(A)第一名毕业于圣荷西市百乐明高中,与其他各中学优秀毕业生共同接受第十一号电视台午宴款待及访问。百乐明为天主教所办的著名高中,本届共有三百人毕业,陆凯居榜首,确非容易。他能通国语、最拿手数学及演讲,曾在多次校际赛中得奖。他现已获得哈佛、麻省理工及丹福等著名大学许可。并已决定选择离家较近的史丹福大学,攻读电机。按陆凯系我浦东同鄕子弟,父亲陆申、南汇人,台大电机系毕业,美国莱斯

  • 文章貫徹父志 捐款助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沭阳中学 捐款助学 人物名单

    沭阳县立颜集初级中学校长袁凤成,六年来惨淡经营,教学成绩大有进步,考取重点高中而升入公立大学者逐年增多,经评定为「模范初中」,奉准增建综合教学大楼四层约一千二百平方米,总工程及设备费人民币百万元。旅台吴治海、治洋昆仲,为贯彻其尊翁以平鄕长生前关怀桑梓之遗志,资助工程费约四分之一,乃命名「吴以平综合楼」,以为纪念。同时设置「考取大学奖助金」,每年约人民币二万元,今年为第三届,仍在赓续办理中。图与文:周琳

  • 文章蕭徐往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仲廉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徐州中学 萧县王庄 教育局领款

    民国十二年冬,攻读徐州中学,期考完毕,放寒假。旧历腊月二十日的早晨,雇了一头毛驴,带着书籍行李,出了西关,沿着萧徐公路前进,经过萧县城内,付了执鞭的钱,胡乱吃些东西,自己荷书担囊,继续向离开半年的家(王庄),疾速行进。由于归心似箭,尽管沿途的名胜古蹟,一幕幕的出现在眼前,但我却无心欣赏。在薄暮前,结束了百里的行程,到了家下。进得门来,卸下行李,全家老幼,欢喜异常。晩饭刚刚吃过,国民小学的敎员张昭瀛兄来谈,据说敎育局欠了五个月的学款,尙未发下,现在年关临迩

  • 文章关于集资创办黄岩第一所私立高级中学的倡议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葉鳳起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教育 集资 中学 倡议书 办学

    黄岩是闻名全国的蜜桔之鄕,又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农业超《纲要》的县,经济一向十分发达。而今落后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敎育事业发展不快,已明显地落后于温岭、临海和椒江等县市区。「百年大计,敎育为本」,我们黄岩经济要发展、要振兴,必须从敎育这个根本入手。敎育要发展、要振兴,一个有力的措施就是在国家办学的同时,提倡社会力量办学,因为它不仅能改变国家办学的一统局面,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而且能缓解目前高级中学有限的招生规模和社会大需求之间的矛盾,为

  • 文章參觀李念龍鄉親金寶利鞋廠紀實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李念章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广州培正中学 金宝利鞋厂 校友聚会 厂区介绍’

    注:五华县委书记古银增先生(左二)由李明宗夫妇陪同访问李念龙总裁(左三)工厂留念)广州培正中学建校迄今已一百廿周年,是广州历史上最悠久的学校,且人才辈出,获诺贝尔奖两位,获二院院士者计有十二位。培正中学向以级社为单位,弘社为一九五〇年毕业的级社,是时社会变迁至巨,同学毕业离校后各自东西,迨两岸开放,同学能重逢相聚,一齐参观金宝利鞋厂,欢情自是难以言表。笔者为培正中学弘社同学,于民国八十六年七月自公职退休后,即前往胞弟念龙所经营之金宝利鞋厂工作,因此对

  • 文章鄕賢宋校長東甫先生百歲冥誕紀念文——大陸撤退前後流亡學生收容就讀來臺經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蘇佩言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宋东甫 百岁冥诞 流亡学生收容、就学、來台 峄县中学

    作者簡介:蘇佩言先生,原名秉萱,後以字行,民前五年生於滋陽。曾任滋陽縣議員、敎育科長、省敎育廳視察,卅七年秋,奉派辦理山東各校流亡學生之收容安置工作,貢獻至鉅。來臺後,主持高雄市政府職業介紹所,同鄉同學蒙受其惠者甚衆。退休後,浸淫詩書,自得其樂。本文以其親身經歷,敍述詳實,對流亡學生所歷之艱險,可窺知一斑。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