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河流域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特性奇異的蕎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荞麦 中原地区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中下游,中原地区的原野上,每至七八月间,秋季农作物多已先后成熟,陆续收获之际,大地呈现凋残枯索的景况,正是荞麦绿蓐畅茂,葱茏繁荣,鲜花怒放的时候。这时随处可见皑皑雪洁,明艳耀眼,银色盖地的荞麦花田,绿叶红茎衬托其下,好像彩色的地毯上堆放了尺厚的白雪与素绒,花香四溢,芬芳馥郁,蝴蝶纷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天然图画,为残秋带来了欣欣向荣无限的春色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好像又囘到了鸟语花香,温馨融和的春天。黄河中下游的农作物,除隔年作的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等

  • 文章風木齋隨筆 談吃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8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4-06-25
    关键字: 风木斋随笔 吃饭 黄河流域 小米 稻米 杂粮

    的两位蚌埠来的同学吃了几天米饭后,就自费买馒头来吃,我才知道有人不是靠吃米饭长大的,眞好笑!「饭」这个字出现得较晚,甲文、金文中都没有,但我国人开始吃饭则很早,因为谷类生产开始得早,据考证,公元前八千年已在黄河流域栽培小米,公元前七千年长江中下游开始种稻。在上古时代的自然环境还未被破坏,黄河流域草丰林茂,水土保持情况良好,宜于种植,到三代时已五谷俱备了。甚至在黄河的中下游,也有水田种稻,殷垆曾出土大量水牛骨,西周的丰镐(在今陕西)郊野,还有很多稻田,《诗经

  • 文章鄭州憶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郑州历史 风土人情 黄河流域 史料记载 回忆往事

    复员,继又动员戡乱,政府自无余暇从事地方建设。(记得当时仅利用接收日军所遗物资,由工兵协建了一条水泥路——大同路,自平汉路车站至小西门。)黄河流域乃我中华民族发祥地,且因而产生了一脉相承的中原文化,光辉灿烂,弥足自豪;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泥沙,滚滚而下,自成以东转入平原,黄沙淤积,河漕高出堤岸,每每汎滥成灾。总计自夏禹导河以来,在历史上记载的已有六次改道。抗战初期,政府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在郑州与中牟之间又实施了一次人工决堤,藉以迟滞日寇西进,争取时间余裕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