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帝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1)黄帝战蚩尤大舞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黄帝战蚩尤 黄帝舞曲 歌词六章 上古战争曲

    一「黄帝战蚩尤」为中华民族开国战争历史,此为战斗性之舞蹈,表现正义与邪恶战争,歌词分六章:第一章:蚩尤作乱—蚩尤暴虐无道,百姓遭殃,率喽囉八十一人,披兽皮,围草裙,头插羽毛,手执刀棍,跳跃而出,音乐狂骤。歌声从幕后播出,反映民怨沸腾。第二章:黄帝兴师—黄帝乘指南车,扈从将士五十人,黄旗黄甲,持干戈,负弓矢,且行且舞,音乐壮大。第三章:诸侯出征—分东西南北四方出发。东方诸侯苍龙氏,率将士五十人,靑旗靑甲,持刀枪剑戟上塲。南方诸侯祝融氏,率将士五十人,红旗红

  • 文章中國姓氏起源與李姓由來淺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祥漢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国姓氏 起源 李姓 李祥汉 黄帝之后

    四四四个,复姓六〇个,并非完备之作。又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刊载的姓氏约有一二〇〇个,近据一九九五年北京出版社所编印的「中国姓氏辞典」,共收古今常见的姓氏一四六六条,其中单姓一〇三五条,复姓四三一条,应属包罗中国姓氏的大全书。关于李家姓氏的由来,依据「大唐玉牒」所载,乃系黄帝之后裔,黄帝有二十五子,长子名玄嚣,其一支传唐、尧、商、汤。次子昌意,其一支传虞、舜、夏、禹、周文王。昌意生高阳,高阳有盛德,黄帝崩,立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大费

  • 文章從春秋時代河南地區諸侯封國看血緣與地緣闗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血缘 地缘 姓氏 轩辕黄帝

    中华民族的成长过程,自黄帝开端;迄今四千六百七十余年。黄帝之前虽有三皇治世之说,但事蹟均欠详考,无正确史料可以记述。黄帝氏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氏;长于姬水以姬为姓;建都有熊(河南新郑)亦称有熊氏。此期积各发明家之成果,创造文字、纺织、货币、医药、舟车、建造宫室,将渔猎游牧的生活,转变为农耕畜牧富裕安居的生活,诸侯尊为天子。因有土德之端,故称曰黄帝,是谓我们共同之祖先。太古之人集团而居,过着穴居野处的生活,男女之间各尽所能的亲密合作。每天

  • 文章察哈爾省建制之由來(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察哈尔省 黄帝 冀州 幽州 战国燕地

    一、冀州、幽州、幷州之域二、燕國、代國、趙國三、郡、縣(上谷郡,代郡)四、道、路、府、州、縣、衞。五、代谷歷代戰略必爭之地。

  • 文章清明掃墓祭祖的源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江楓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清明 扫墓 祭祖 黄帝 《礼记》

    更是盛况空前,以张择端画的宋代汴京风物的画卷「淸明上河图」中可看出京城开封一带的热闹情形,当时的徽宗躬亲出城扫墓。高菊卿有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淸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勾画出民间扫墓的情景。明淸以来,悉沿旧俗,于淸明日擧行墓祭。民国以来,政府为纪念民族始祖黄帝,乃制定每年淸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并于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七日开始定为国定纪念日,政府遥祭黄陵,民间祭祖扫墓

  • 文章冬至與「九九消寒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7期  出版时间:1975-12-15
    关键字: 冬至 黄帝 米丸 祭祖 消寒图

    一年廿四个节气当中,冬至是个很重要的节气,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所以古时候称为「亚岁」。冬至的前一夜,叫做「冬除」,这和元旦之夜叫「岁除」是一样的道理。冬至在农历的十一月,而日期不定。它的前半月是大雪,后半月是小寒,依阳历来说,它一定是在十二月的廿二日或廿三日。冬至节的起源,应远溯四千六百余年之前的黄帝时代,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乙西朔日冬至,……」到周代有长至之礼,汉杂记云:「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故贺。」宋书「礼乐志」:「魏晋冬至

  • 文章中原文化與中原水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龐儀山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华山 秦始皇 骊山 宝塔山 黄帝陵

    气势雄伟,是我国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傍晚时苍暮色中的大雁塔,特具艳秀色;小雁塔离大雁塔不远,是唐代中宗龙年间(七〇七—七〇九)创建,因塔形小,故名小雁塔。采用密檐式砖构建筑,十分秀丽。碑林位于陕西省博物馆内,由于藏有历代碑石如林,因而得名,是北宋元祐五年(一〇九〇)为了保存唐开成石经而建立的,现共存有石碑一千多块;钟楼、鼓楼则分别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前者位于市中心,遍游这是斑驳的古蹟,忍不住令人赞叹、渊源流长的西安!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一公里的「桥山

  • 文章掃墓節懷帝陵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雁蓀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清明扫墓 古轩辕庙 黄帝陵 祭祀怀古

    清秋壽原上,詔拜承吉卜;嘗讀貞觀書,及玆幸齋沐。文皇昔潛耀,隋季自顚覆;撫運斯順人,救焚非逐鹿。神祗戴元聖,君父納大麓;良將授兵符,直臣調鼎餗。無疆傳慶祚,有裁荷亭育;仙馭凌紫氛,神遊棄黃屋。方祗護山跡,先正陪巖腹;杳杳九嵕深,沉沉萬靈肅。鳥飛田已闢,龍去雲猶簇;金氣爽林巒,乾岡走崖谷。吾皇弘孝理,率土蒙景福;擁佑乃清夷,威靈諒囘復。禮承三公重,心愧二卿祿;展敬何所伸,曾以斧山木。——唐·權德輿:仲秋朝拜昭陵。

  • 文章拜祭黃陵古今同心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黄帝陵 祭祀活动 名胜古迹

    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黄帝子孙,但黄帝葬在何处,没有人深究。去年我去陕西,特别去探寻我们的祖宗黄帝陵墓,终于开了眼界,找到自己的根源。原来黄帝葬在陕西黄陵县城北面的桥山上。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于是我找到桥山,登上桥山山头,见到黄帝陵墓,终于得偿拜祭黄陵的心愿。黄帝陵始建于西汉,现在的陵墓,是宋太祖赵匡胤整修改建,系衣冠冢,但已逾千年,算得上是古蹟中的古蹟。据当地人说,清明祭黄陵是件大事,除奏古乐、献花圈、行大礼之外,陵前有插满纸条

  • 文章(五)四月初一戴樹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其祥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四月初一 皂角树叶 黄帝 盐城之战

    老年人请敎,为甚么要戴皂角树叶?有些人祗知道是鄕俗、避邪,不知其他。有些人说是纪念黄帝。若再求进一步的了解,就说不来了。为了好奇心所驱使,一定要追根究底弄个淸楚。最后终于问到一位老先生,才说出所以然。原来蚩尤和黄帝在河东打过仗,据说主要的原因在争夺运城盐池。盐池落在那一方面,那一方面就有盐吃。盐!关系人民日常生活太重要了。黄帝和蚩尤打仗,可说是「盐池之战」。有一次打仗,黄帝为了识别敌我起见,便命令他自己的士兵,每个人头上戴皂角树叶。蚩尤想要鱼目混珠,使黄帝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