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人情共返回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東莒縣的掄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王魁東  出版时间:1981-03-20
    关键字: 种麦 收麦 风土人情 抡棍

    臺灣中部田野裏卽將是麥黃的季節,使俺想起故節的「風吹原野黃金浪,正是小麥收成時」兩句打油詩。故鄕的小麥大部份都在芒種節氣收割,(芒種節氣固定在陽曆六月六日或七日)也就是在端節附近。麥穗上的麥粒長成滿包時,成靑包,把麥穗採下,捆成若干把,放置鍋中加水蒸熟,取出來,把糠搓掉,麥粒靑翠色,甚美麗,再投入石磨(石磨以石製成,上下兩層,磨煎餅糊的每層厚約十公分,磨麵粉的每層厚約廿公分,中徑六〇—八〇公分。)中推轉,順周邊石槽下來的,一條條約成三分之一公分粗的繩子狀...

  • 文章源遠流長的「福佬話」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闽南话 方言 风土人情

    「福佬話」的源遠流長,已成不爭之論。因爲,事實勝於雄辯,「福佬話」非僅可溯至中州,而且還可引伸得更遐更闊。如食古不化的死抱定孟子所說的「南蠻鴃舌」,指的卽是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以至於宋,先後落籍在閩、粤之軍民所操的語言,管見以爲不然。「福佬話」的語彙,揉雜繁複,不但是沒有根柢的人所難體會;就是專家學者,欲求具體而系統的瞭解,也是談何容易的。不信,且參閱後面一系列的扼要探原。打扮——裝飾曰打扮。中原雅音:「今俗以人之裝飾爲打扮。」暢——得意曰...

  • 文章再談關中八怪也不怪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樊珩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关中八怪” 风土人情 风土习俗

    海峡两岸撰文谈「关中八怪」者,屡屡皆是,其内容大同小异。所谓「关中八怪」,在本世纪初,乃至更远的时期内确实如此。由于生活在八百里秦川的劳苦群众,文化落后,生产水平低,只能过着一穷二白的生活,他们无经济能力来讲究衣、食、住、行等等。那种原始的、单调的、乃至愚昧的生活方式,司空见怪,不足稀奇。一句话,这同他们的经济基础是紧密相关的。我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多年来有幸走遍了三秦大地这块曾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的县区鄕村,耳濡目染,对生我养我的关中风土人情及其变化

  • 文章西安的皮貨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皮货市场 风土人情 羊皮

    作者簡介:張逸志,扶風天度鎭人,參加青年從軍,曾任傘兵上尉,現退役,居高雄縣大寮鄕精忠四村五六一號,常有文章在中副發表。

  • 文章西安的风土人情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曹棄疾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风土人情 风俗 方言 小吃 物产

    一、風俗新年 民國成立後,爲與各國時令統一,採用國曆而廢除舊曆。每年元旦,各機關擧行慶祝大會,並行團拜禮與聚餐,休假三日,以資慶祝,惟市民尙扭於積習,僅懸國旗與貼春聯而已。春節 卽舊曆元旦。市民於一日五更燃燭上香,鳴砲敬神,並吃水餃;天明之後,穿戴新衣冠,至族家鄰家及戚友家拜年,見面時拱手作揖,頻呼「恭禧發財」。各商店停止營業,店員於店內擊鼓鳴鑼,熱閙異常。初一至初五,俗呼破五,在此五日內,男女赴戚友家拜年忙,熙來攘往,兒童更穿紅着綠,欣善若狂。開市 正月...

  • 文章西安舊事東木頭市街上的幾户人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历史 风土人情 东木头市 风俗

    如果您也喜歡兩盅的話,經過南大街碱市一帶,大半條街都飄來陣陣酒香,誘得您進去也來幾兩吧。早年“西鳳名酒,太白遺風”的酒簾,已不多見,幾家高大宏偉的建築,雖說不上怎麽豪華,古色古香的朱紅柱子水磨磚,要是搬到現在的電影電視上,做個現成佈景,不要說是裝扮成王府,就是金鑾寳殿,也蠻夠氣派。店門口一付擔子,腊汁肉豆腐干,涼拌蓮菜調和豆幾樣小菜,用以佐酒。天剛交冬,老漢們的臥龍袋套褲就上身,喝幾兩驅驅寒,諞諞閒傳,也是一種享受。南大街的滴水河十字,往東就是東木頭市街...

  • 文章香溪航行的「撓擺子」船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朱鳳元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挠摆子船 船夫 风土人情

    撓擺子船,是香溪航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香溪是湖北省西部注入長江的最大支流。香溪發源於川陜鄂三省交界的神龍山南麓,主流與支流,像人體上的動脈一樣。遍佈興山縣全境,初向東流,流到興山縣城後,立卽轉向南流,由秭歸縣的香溪口注入長江。撓擺子船在香溪的航程,除主流全長九十里外,而北支流的深渡河,可逆水而上航行到四十五里的鄭家坪。南支流的南陽河,可逆水而上航行到三十里的南陽河鎭。撓擺子船,造型特殊,船身瘦長,像一隻織布的梭子。載重量通常在二十擔左右,(一担五百斤)。...

  • 文章抗戰前湖北省漢川縣風情概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4期  作者:何克復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风土人情 婚姻 丧葬 迷信 名胜古迹

    作者何克復,黃埔四期畢,漢川縣繫馬口南河渡人

  • 文章山東人過年的習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傅培梅  出版时间:1981-03-20
    关键字: 习俗 年俗 风土人情 饽饽

    我是山東人,華北自古以來就以麵食爲主,這和當地的產物有關。南方以米爲主食,北方則爲麥類,一般人提起山東,都不會忘記饅頭,當然到了過年,它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東西。中國人每到過年,總不會忘記要祭祖、迎財神,這和臺灣的拜拜沒有什麼不同。我記得小時候,到了年二十七、二十八時,家裏就開始做大饅頭。這種大饅頭是要上供用的,我們稱爲「餑餑」,普通家庭多半以一斤麵粉做一個,有錢的人家甚至用二斤多的麵粉做一個,一做就是一大堆。因此每逢做餑餑的這一天,一家大小天不亮就得起床...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家乡回忆 美食 风土人情

    煮熟後贊調好之湯菜食用),蕎麵削削(將合好之麵,擀成較厚之麵片,用刀撥削之麵條),蕎麵搓搓(用手在案板上,將較粗之麵條搓細),吃起來磁古扭扭的很有筋頭,蕎麵亦可次(借用同音字)麻食子(即貓耳朶),談了半天,獨不見擀麵吃,可能是蕎麥沒性,擀不開的原故吧?蕎麥的另一功能,是含碱量特多,打過蕎麥之後,將麥草燒成灰,用水過濾澄澱之後,可以收取很多土碱,除參入部份麵食食用之外,亦可去汚滌垢,鄕村婦女可當肥皀用。高粱:在東北地區,可作民之主食,但在家鄕爲專做燒酒之原...

共71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