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韩愈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河阳韩愈的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韩愈 治国理政 师道尊严 儒学

    ⒍论师道—韩愈为名儒,为政重敎化。推行敎化,不能不有良师。故韩愈对师道提出自己的见解。其言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也,欲人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 文章唐代長安百萬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吴承恩 唐玄奘 唐太宗 韩愈 长安城 慈恩寺

    这个推测与历史眞相相差不远,在唐初的七世纪中期,长安的人口总数,可能在六十万左右。韩愈是中唐时代著名的文学家。由他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西元八〇三)所写的一篇题为「权停今年选举状」的文章中,对唐代长安人口总数的了解,是很有关系的。韩愈所说的选举,不是政治性的议员选举。在唐代,选举二字是代表考试的意思。他写这篇文章,是想请当时的中央政府把应该在当年举办的进士考试暂停一次。韩愈在这篇文章里指出两件事,第一、长安每一户的人口,都不少于十人。假如长安共有八万户,而每

  • 文章韓文公下潮州史料輯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章錚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韩愈 史料辑录 散文诗联

    配流。唐制、西边擒蕃囚皆传至南方,不加戳。(武关西逢配流吐蕃):嗟尔戎入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次邓州界: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食曲河驿晨及曲河驿,悽然自伤情。群乌巢庭树,乳雀飞簷楹。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下负朋义重,上孤朝命荣。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泷吏 韩愈问路受窘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

  • 文章韩愈生平的研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1期  作者:張達人 出版时间:1982-11-30
    关键字: 韩愈 生平概述 文学造诣 政治生涯

    张达人先生在「生力」杂志第一七九期发表「诽韩案的另一章」一文,对韩愈的生平事蹟,论述甚为详明,实为达于高度水准的学术佳作,颇具历史与文献价値。特将文首文末有关「诽韩案」少数文句删去,题曰韩愈生平的硏究,转载于本刋,藉以阐扬鄕贤行谊;并于此向作者致谢意。编者识』我可以很忠实的告诉诸位先,我对于韩愈,曾有过比较长期的留意,甚至中间有一二年,作过心无他骛的专意硏究,只是限于天份和参考的资料,成就有限。台大罗联添敎授的「韩愈硏究」,我一直不曾拜读过,想来那该是

  • 文章尚書洛誥篇辨疑——兼談何尊「惟王五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尚书·洛诰》 “惟王五祀” 韩愈 周成王 王国维

    壹、前言尙书周诰之难读,远自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即已发出慨叹[1],而洛诰、乃难读之尤者。宋、王安石、朱熹二儒,皆表示有不可解者[2]。而金氏履祥、于其所著尙书表注中则谓:「洛诰所纪,若无伦次:有周公至洛,使吿图卜往复之辞,有周公归周(镐京)迎王往洛对答之辞,有成王在洛留周公于后而归之辞,有周公为王留洛相勉敍述之辞。」这些「往复」、「对答」、「归周」、「敍述」之辞的先后次序如何?弄得他一头雾水,很难分辨。后来的尙书家,有的避而不谈,而谈论的人,也是避重就轻

  • 文章談耕牛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5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耕牛 韩愈 牛市买卖 牛王菩萨 水黄牛

    韓昌黎作毛穎傳:佐禹治方土有功,因封於卯地,其實是一篇兎子傳。數千年來,爲耕牛立說者甚少,頗有吃飯不思來歷之感;因述吾川農家養護耕牛的情形。四川以農業爲主,而農耕原動力是牛,牛耕水種,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山地火耕力種,佔極少數。川中農村多不吃牛肉,吃黃牛肉者係城市人,農村中有一首民謠,寫成水牛形狀,從頭至尾,可循環成誦。內容爲敍述耕牛耕作之辛苦,戒殺戒吃戒虐待。這首詩家戶傳抄,看牛娃兒更多能背誦。耕牛以割稻之後犂榖樁田,以及插秧前平田爲最辛勞,上午下午,...

  • 文章韓昌黎之侄及侄孫均名「韓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韩愈 韩湘 八仙传说 历史考证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逸诗,有徐州赠族侄云:「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自言有奇术,探妙知天工。」意若指此事也。朱子考异:「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亦载此事,独不载湘名。」韩愈之侄老成,系会子,愈目为克家之良子,及卒,愈为文祭之,是世传祭十二郞是也;老成生二子—湘、滂,则湘为愈之侄孙,字北渚。袁子才(枚)所著,随园随笔:「湘乃会昌进士,非好道者,好道者,别是一族子。」而昌黎诗文集及其年谱世系所载,韩湘乃其侄孙,而非其侄也。按前述事蹟

  • 文章潮汕文化——一種地域性的群體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潮汕文化 创始 韩愈 客家 海洋文化

    。可见,潮汕一带古代之先民,与闽南人的祖先同源。故潮汕文化的源头,应是古闽越文化。随着秦汉时期中国的统一,粤东沿海逐渐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人文化圈。随着潮州划入中原统治的版图,粤东沿海文化进入了融合发展时期。隋开皇十一年(西元五九一年),在义安设潮州。潮州之名从此始,因而才有了「潮人」称谓。韩愈对潮汕文化的贡献唐代潮州沿海一带,由于人口稀少,开发较迟,被视为地僻人稀、瘴疠之乡的蛮荒之地。是朝庭贬谪官员的地方。由于被贬谪之京官,皆具有

  • 文章唐河阳韩愈的政治思想(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韩愈 韩昌黎文集 政治思想 人物回忆 学术地位

    一、生平事略韩愈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新唐书称愈为邓州南阳人误矣。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西元七六八),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西元八二四),享年五十七岁。愈自称昌黎韩愈者以昌黎韩氏为当时望族,故以郡望自称,与籍贯无涉。父仲卿为武昌令,有政声,县人刻石颂德。愈三岁丧父,随伯兄会贬官岭表,十五岁,会卒,依嫂郑氏抚养,孤苦流离,生活淸寒;而愈则知奋勉力学,尽读六经百家之书,日记数千百言。唐德宗贞元八年(西元七九二)进士及第,时年二十五。其后,三试

  • 文章柳宗元與柳侯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周敬飛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柳宗元 韩愈 柳侯祠 生平简介 古文运动

    他以历史事实说明郡县制比封建制相对的优越性,把由「家天下」走向「公天下」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势。这些都反映出他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鎭割据的政治思想。柳宗元与韩愈大力推进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打跨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韩愈、柳宗元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家。韩愈首先提出古文的槪念,而且不论是诗是文,他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柳宗元的古文理论比较完备,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文章要表现正确的思想,要能为时所用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