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雍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壇清代兩狀元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4、15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2-05-16
    关键字: 于敏中 于振 科举考试 状元 乾隆二年 雍正元年

    有淸一代,科举取士,殿试凡一百十二次,我苏金坛县雍亁之间十五年内,得状元二人,且系同宗兄弟,可谓盛事。其一为于振,字鹤泉,雍正元年癸卯恩科殿试一甲一名,赐进士及第,授修撰,四年十一月,提督湖北学政,旋以误增学额,左迁行人司副。乾隆四年,岁次丙辰,举博学鸿词,中式一等四名,改编修,累官侍读学士。一为于敏中,字重常,一字叔子,号耐圃,乾隆二年丁已恩科殿试一甲一名,授修撰,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尙书,总裁四库全书舘,上书房总师传,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金川乱平,以

  • 文章一方石碑記載的歷史及意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陸峰波 鄒冬珍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万泉县文庙 《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 年羹尧 雍正

    山西省万荣县万泉鄕政府驻地,为原万泉县文庙。文庙前立有一座高二.六米、宽一·一米的螭首龟趺石碑,称《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此碑是清雍正三年(一七二五)为记载朝廷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发动武装割据判乱一事所刻,与康熙四十三年(一七〇四)三月立的《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四月立的《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五月立的《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并称清初四大平定御碑。《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载内容为:清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顾实

  • 文章無錫四狀元抑五狀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期  作者:王道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无锡状元 金匮县 顾皋 历史轶事 雍正年间

    最近同鄕有来信问我,鄕讯三十八期载「无锡四状元」,是否还少掉一位?大家认为我们无锡从宋朝到淸朝,不止出过四位状元,还有一位出身贫寒,性情乖僻,年靑时因穷得无法可想,在大除夕要想到绿灌庵里去上吊寻死,留传给后世许多趣闻轶事,大名鼎鼎的状元顾皋,(北鄕张泾桥人)未曾把他列入。对的,照现在来说,我们可称「无锡五状元」;不过其间有一点小出人要加以说明,按邑志所载,顾皋是淸乾隆六十年顺天榜羊酉恩科状元,但吾邑于淸雍正四年已把东北境划为金匮县,民国成立又复合倂为无锡

  • 文章武進民間故事白泰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2-10-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白泰官 雍正年间 奇闻轶事

    雍正年间的八大剑侠,名满天下,白泰官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常州东门外白家桥人,精内外功,飞簷走壁,神出鬼没,江湖上提到他的名字,没有个不知道的。他一向在外保镳,留居在本县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他的奇闻轶事,本地流传的反而比较少。有次,他提了个画眉鸟笼走进东城门,对面来个秃子,大剌剌地没有让他路,泰官有些生气,想给他一点功夫看,便将画眉笼向空这么一抛掷,不偏不倚,正挂在城头上一株古银杏树的最高枝上。这秃子呢,却将搭在左肩的一件靑布短衫,向地上一扔,半件衣服被埋进

  • 文章羅溪古今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0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雍正年间定名 部落分布 山岭重叠 亚热带气候 农产果蔬 交通险要 书房教育

    一、镇名沿革本鎭原曰芦溪,因古以溪流两岸尽是芦花而得名。嗣又以「芦」字,去草加水而称曰泸溪。宋时为德敎鄕崇仁里,元改称十七都埔头鄕,元至顺间潘山廵检司迁泸溪桥改为泸溪廵检司。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一三六八年)吾一世祖黄暹公号良庵,于埔头园中柯子林地方发祥,而名震遐迩。明、淸均为埔头鄕,后设泸溪市,与十字街、前街、富春、社坛、桃源、蔡洲、潘山、洪濑、溪尾、白叶、彭岭、珠渊、太宇等市并列十四市。雍正二年设有埔头鄕、罗溪鄕两社学。罗溪之名即由此始。雍正十二年设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